8月底的杭州,依然酷热如火炉。头顶一个大太阳,穿过一个杭州城,到城西近似农村的闲林开发区去采访陈建平,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当我上到大厂房的小阁楼,在一个对于一位老总来说绝对过于简陋的办公室里找到他,便开始了我们惬意有趣的闲聊。他如孩子般的坦率直白以及对人生达观的态度是很容易感染人的。我盯着他脚上的布鞋说:“您很儒雅!”他却说:“儒商对于我而言是个天大的悲剧。”于是,我就这样有幸结识了一位不想当儒商的“儒商”。
陈建平:不想当儒商
法凯涞玛冷暖设备(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平博士,坦白说,当我得知我的这一采访对象时,我非但没有对他的高学历有任何敬重的心情,反而略带嘲弄地想,博士真是一个廉价的学位。
是的,采访过不少老总,我知道,有些人喜欢用学位或是头衔装点门面。然而,当我开始采访陈建平,我却感觉到,他不一样。
他是中国电力机车专业第一批博士,1982年被公派法国留学。1987年回国后,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做了2年博士后研究后,成为最年轻的副教授。但是,单位总是要开会学习,让他感觉没意思。于是,1989年,他辞职去了深圳。
之后长达20年时间里,他和法国热力应用工业公司紧密相连,当了17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首席代表或是合资公司的总经理。而在进入“知天命”的年龄时,他却从头开始,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我是求名之人”
1990年,陈建平成为法国热力应用工业公司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两三年以后,他升为该公司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几年中,他主管销售,却始终觉得自己不喜欢商业化的运作。“我还是比较迂腐。”他笑称。
因此,他找了个借口向公司提出辞职,其一便是公司在中国没有工业投资和安排。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法国人把他叫到总部,说:“你的条件可以满足,我们可以在中国进行工业投资。只是,你能不辞职吗?”
这一番谈话成就了后来法国西亚特杭州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成立。而这个中法合资公司和陈建平,将法国的冰蓄冷技术引入中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冰蓄冷系统。之后,该公司曾长期占据全国冰蓄冷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然而,2006年7月,陈建平还是坚持辞职了。“为什么?”我问他。他说,还是想干点更有意思的事情。“怎样才算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能够向市场提供很好的产品。”他的回答很简单。
陈建平总结说,人的一生所追求的无外乎两个东西:名和利。而他追求的是名。我笑称:“那你成名的速度也太慢了吧,多少人在网络上炒作一下,早就家喻户晓啦!”“呵呵,”他笑了一下,郑重地说,“那一切都没有意义!名不在于是否全世界都知道你,而在于周边朋友的评价,那才是实实在在的。”
他身边的朋友对他评价如何?我还没有机会亲耳听到,但据我所知,在他成立法凯涞玛时,在他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都会有朋友助他一臂之力。他极高的信用度,成为他穿梭于商海的船桨。
“个体户也能卖好产品”
去年成立法凯涞玛后,陈建平对自己的公司如此定位:“现在的制冷设备市场有4类企业:第一类以美系打头,包括特灵、约克、开利等,它们的商务手段非常厉害,其实产品不见得非常好;第二类包括克莱门特、海尔、格力等企业,它们主打品牌攻略;第三类,也是法凯涞玛立志要成为的一类企业,是要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而第四类企业的路则是法凯涞玛绝对不能走的,它们的产品没有品牌,没有质量,只是用低价立足于市场。”
通过市场分析后,他进一步认为,冰蓄冷、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市场不是第一、二类企业的主打目标,第四类企业的技术则无法企及,所以,这个新兴却相对空白的地带成为了法凯涞玛的目标。
同时,他也清楚地看到,中国的企业大多是“中间大,两头小”,即制造能力强,研发和销售能力弱。而提高研发和销售能力正是法凯涞玛非常注重的。
因此,法凯涞玛的厂房仅仅是个总装车间,所有部件的生产都放至别的厂家。正因为无需花费精力主抓生产,公司可以加强研发和设计。而陈建平20年外资企业的经历,使法凯涞玛自成立起就站在高起点上。西亚特原来的一个工业经理也跟随他来到了新公司,这使得法凯涞玛的技术能力非常强大。
“说好听点,我现在是个私营企业老板,说彻底点,也就是个个体户。我坚持两点:一,不是好产品不卖给客户;二,将优质客户作为我们的目标。有的项目在招标时强调价格压倒一切,我根本不去竞标。”陈建平说。
而在今年全国整体形势不好,很多企业陷入困境时,刚刚成立了一年多的法凯涞玛正在考虑扩大规模。
“人要问问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陈建平的办公室里供着毛主席的像。由于他的身上,确实带着太多上一代人的特征,比如,正直、坦率、胸怀社会,我们的谈话一下穿越40年,回到了那个让80后感到陌生的年代。
而一说到毛泽东思想,陈建平的兴致明显地高涨起来。“有一次,我和朋友聚会,一个朋友让我讲讲治理企业的思路,我就说,无外乎毛主席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说,“就拿‘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一点来说吧,企业员工只有服从公司的方针、战略,大家才能万众一心,全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而当我们的话题涉及到那个年代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时,陈建平的语气中明显地带着一丝怀念和失落,“那时候提倡‘知识就是力量’,后来大家却都在讲‘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这不是我的风格。”“钱这东西,有得用就行,要说够用的话,够用的概念是什么呢?”
说话间,一个电话打来。陈建平接起:“这个产品我们不会买,如果有××产品,价格也合适的话,我们可以考虑。”
电话打毕,我问他,在生意场上也像这样“一次把底牌亮出来”吗。“为什么不?我会把底牌全部亮出来。我当乙方不会卑躬屈膝,当甲方也不会趾高气扬。客户来买产品,我会把底价表拿给他看,把我的成本告诉他,他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我也没有办法让步。”就这点而言,虽然声称自己觉得“儒商”是很大的悲哀,但陈建平却无法抹去自己身上那抹理想主义色彩。
当年陈建平从法国留学归来时,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因为留在国外的知识分子实在太多了。他回答:“想要报效祖国。”结果别人都哈哈大笑,觉得难以置信。后来他学精了,回答说,在法国混不下去了。这样别人就信了。
“其实,为祖国作贡献,真的是我真实的想法。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要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可惜这已经不为社会潮流所认可。”陈建平说。
“50岁——‘知天命’的年龄,选择开始创业,想过会失败吗?”这是采访中我问陈建平的最后一个问题。
“不会失败,也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失败。第一年恢复高考时,我复习了一个月,考上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考试,我报考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同学怀疑我能不能考上,我说,别人能考上,我就能考上。有意思的是,那年的考卷出错了,人家西安交大的考场老师及时纠正了错误,我在西南交大的考场,没有人通知我,我自己改正试题,自己将答案做了出来。”陈建平说。
而他下面的这番话则更意味深长:“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一个,也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我从50岁开始创业,即使我到60岁失败了,那我也拥有10年的成功。”
采访结束,和陈建平道别,他把我送到了公交车站。我要去另一个城市采访,他继续在杭州的西郊过既田园又工业的生活。我的耳边忽然飘起他刚才说过的一句话:“能实现目标当然心情愉快,无法实现同样心情愉快,毕竟还可以想想它为何无法实现!”
陈建平简介:
陈建平,法凯涞玛冷暖设备(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陕西西安人。1975年中学毕业,1975-1977年下乡。1977-1982年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机系电力机车专业。1982年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出国研究生。1982-1987年赴法留学,就读于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取得电力机车专业博士学位。1987年回国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毕业后留校。1989年辞职前往深圳,供职于深圳经济发展局下属的工业对外咨询公司。从1990年开始,历任法国热力应用工业公司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1996年开始任法国西亚特杭州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7年创办法凯涞玛冷暖设备(杭州)有限公司,任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