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雄安新区的雄县和容城地热供暖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雄县、容城城区地热集中供暖全覆盖。”李宁波表示这是典型的区域供热。同样,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建设面积236.5万平方米,以浅层地热能为主,中深层地热为辅,其他清洁能源补充的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区域供暖、供冷解决方案。为此他呼吁:“我们要把地热能有机地融入区域能源系统,并发扬光大。”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地热开发专家周总瑛教授在题为《“地热+”综合能源系统在生态雄安建设中的实践与贡献》的报告中介绍,雄安新区下一步将建设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采用“地热+”功能模式,中深层地热供热为基础热源,浅层地源热泵、再生水余热,垃圾发电余热作为辅助热源,燃气锅炉作为补充热源和供热安全保障。
周总瑛透露,下一步雄安地热能应用发展,还要满足智慧城市的建设,整合能源网络运行数据,气象数据、能源市场数据等资源,实现智能能源调度,针对不同用户特性,提供相关能源服务,推进家庭智能电气化工程建设,得到综合能源服务。
会上,江苏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建筑设计院暖通总工张建忠围绕地源热泵+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水源多联式空调住宅应用等内容发表了题为《地源热泵+水源多联式空调技术住宅应用》的演讲;斯坦福大学地热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李克文结合地热能与太阳能技术优势互补的特点发表了题为《地热能与太阳能的深度互补》的演讲。
利用实测、数据融合及数值模拟预测等手段,建立多种清洁能源集成利用系统优化模型,构建技术体系,进而获得地热与其它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的最佳配置方案。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所长胡平放教授课题的研究思路。
胡平放教授通过对浅层地热能、污水能、太阳能、其它清洁能源供应能力研究分析,他提出了区域地热与其它能源供热供冷集成系统研究思路与方法,给参与人员带来新启发和新思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未来发展——热泵蓄能技术》的报告。徐伟院长认为,电力热泵应用在清洁取暖中大有可为。热泵+蓄能供热技术为供暖系统供给侧灵活性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热泵+蓄能供热可实现清洁供暖和缓解电力负荷峰谷差的“双赢”。他表示,可将热泵的优势与蓄能模块有效组合,构建适用于未来建筑智慧能源采暖供冷系统。
作为本届论坛晚宴赞助商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浅、中、深地热能立体开发技术,现已拥有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全产业全商业模式的开放式平台。陆特能源的探索发展之路,无疑给业内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与会人员表示,通过对地源热泵技术、地热梯级利用技术、余热利用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综合运用,为建筑供暖提供了更多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解决方案。
潜力无限,地热能在清洁供暖中成主导清洁热源
近年来,在清洁采暖趋势下,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能源,正以其独有的优势在供暖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可再生能源中浅层地热能在北方供暖地区有明显优势,用地热替代煤炭供暖有着特殊的成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许文发在题为《地源热泵技术——提升能效的生力军》的报告阐述了地源热泵技术在能源革命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史殿林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
《北京及周边地区煤改清洁能源的现状与思考》的演讲。史殿林理事长表示,从目前来看,地源热泵得到了稳步发展,许多大规模的案例都已经说明。诸如国家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包括北京其他大规模的应用,以及其他省市地源热泵应用的案例都很多,各个领域都在拓展地源热泵的应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知,史殿林认为地源热泵的发展未来已来。
城市热网的高能耗、高排放、难控制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阻碍。天津市制冷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由世俊在题为《利用地源热泵构建城市“弹性热网”》的报告中指出,利用可再生能源、工业和生活余热结合热泵技术构建城市“弹性热网”将会成为未来的城市能源系统的重要部分。
由世俊教授介绍,城市热网技术发展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集成更多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二是实现与城市电力系统的协同优化调度,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消纳能力;三是热网更有弹性,调节灵活性增强,进一步提升供热质量,降低输配损耗。他表示,地源热泵在构建城市“弹性热网”中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河北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实施调度令制度的省份,在清洁供暖形势的推动下,河北省迫切需要选择高效节能的清洁取暖方式。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地源热泵检测中心主任刘自强在会上作了题为《地源热泵在河北省“煤改电”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地源热泵在河北农村地区双代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刘自强表示,当前河北省“双代”工作已经由“电代煤”、“气代煤”并行,转向以电代煤为主。其中,电代煤由以往的直热式电暖器、小型电锅炉为主,转向热泵为主;热泵项目由空气源热泵、热风机转向空气源、地源热泵并行。他介绍,在河北个别县市,由于地源热泵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主导产品。其中,河北省在农村主推的“一拖二型小型地源热泵”,可满足85%以上农户的采暖需求,政府和农户的经济负担也可承受,极具市场发展前景。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认为,“清洁高效”是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康艳兵表示,清洁供暖项目不仅仅是局部的清洁,也不仅仅是片面的高效经济,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从整个能源系统角度、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对所有可能的供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论证后得到的最科学合理供暖方式才是“清洁供暖”。
会上,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地热研究所副所长徐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暖通设计总工程师伍小亭、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副院长黄坚分别以北京、天津和上海为例,介绍了地热能技术在当地供暖领域的发展应用现状。
徐巍副所长在报告中指出,北京市地热资源分布范围广,储存热量潜力巨大。经过地热供暖关键技术的研究,已经具备规模化地热供暖的基础。他认为,经过60多年的开发,北京现有地热井超过500眼,但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将这些闲置井进行重新修复和配套,建立采灌系统,是快速推进地热供暖的捷径。徐巍在会上呼吁,“将地热供暖纳入城市发展能源规划,提高地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性,让地热发挥更大作用。”
加速推进,地热能开发应用“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的地热资源储量巨大,不仅地表的浅层地热能值得大力开发应用,中深层的高温地热资源,更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的主力之一。
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中深层地热能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应用成果做了专题报告。包括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理事长、《地源热泵》杂志主编方肇洪作了题为《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研究》的报告;山东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所长刁乃仁作了题为《地源热泵应用中地热换热器参数分析及其能效提升》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彦龙作了题为《中深层单井换热的优化设计》的报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副教授魏庆芃作了题为《中深层地热能间壁换热高效供热技术进展》的报告;山东格力中央空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时晓玉作了题为《中深层热泵系统专用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水地源热泵机组》的报告;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重点工程部总监黄其林作了题为《清华同方热泵产品与地热能匹配应用》的报告。
向中深层地热能领域探索已成为行业一大发展趋势。2016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比较系统地在深海、深蓝、深空、深地等能够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保证国家战略优势的领域做出了部署。“深地探测”计划稳步推进,地热研究被列为其中课题。
近年来干热开发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全球陆区干热岩资源量相当于4950万亿吨标准煤,是全球所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近30倍。我国干热岩资源类型较多,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东南沿海等地。发达国家的干热岩研究及开发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在干热岩开发利用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曹耀峰院士在题为《关于推进中国干热岩地热开发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中,全面介绍了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EGS)科技攻坚进展情况。他介绍,科技攻坚战工作方案已印发,并明确了总体目标、工作部署、组织结构等内容。今年6月4日,青海共和盆地现场举行开工仪式,GR1井施工作业正式启动,中国干热岩(EGS)科技攻坚从室内试验进入场地开发阶段。根据总体部署,2019-2021年我国将建设EGS示范工程,实现首例干热岩(EGS)试验发电。
郑克棪教授作为国际地热协会第六、第七届理事,他通过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世界兆瓦级干热岩发电项目主管的对话,在大会同期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干热岩发电及中深层地热供暖技术高峰论坛”上介绍其他国家干热岩发电的成功经验,并分析提出我国下一步干热岩开发的战略。
会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究员赵继昌作了题为《我国干热岩靶区选择初探》的报告;福建省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庄庆祥作了题为《漳州盆地及邻区地热资源与深部高温岩体地质响应研究》的报告。
“华清荣益•2019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的圆满闭幕,标志着地热能从业者在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会嘉宾认为,当前,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已进入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新时代,挑战犹在、前景广阔。地热能从业者应“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共促我国地热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文/代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