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单井循环取能技术 开辟节能减排新天地
——“恒有源在京部分运行七年以上地源热泵系统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
10月17日,由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主办的“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京部分运行七年以上的地(热)能热泵系统专家评审会”在北京皇苑大酒店召开。评审委员会由以国务院原参事、住建部科技委顾问兼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王秉忱为主任、中国制冷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吴德绳为副主任等17位专家组成。
图为专家评审会现场
据介绍,在北京目前已安装和运行的1800万平方米采用地源热泵(含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系统的采暖制冷建筑中,有610万平米是由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有源公司)施工安装的,包括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如酒店、学校等甚至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工程。恒有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井循环地(热)能热泵系统技术在上述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应用。
此次评审,评审委员会抽取了10项运行了7年以上的恒有源地热能热泵系统的运行监测数据作为评审资料,并现场考察了作为工程示范的皇苑大酒店的单井循环地(热)能热泵系统。
专家从地热能供暖的前景效益、单井回灌的可行性及领先高效性、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几方面给出了一系列评审意见。并从技术研发与应用、地热能补贴以及综合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数据分析,专家组评审后在评审现场得出以下评审意见:
地(热)能可以作为建筑供暖的替代能源之一,地下“一定的深度,一定的温度”揭示了地(热)能存在的普遍性;从能源品位来看,地(热)能适宜作为建筑供暖使用的一种替代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能供暖前景广阔,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按目前实行的收费标准来计算,单井循环地(热)能热泵系统在单一采暖工况下其运行成本可与传统能源持平;在冷暖双供的情况下该系统运行更具成本低的优势;全面比较恒有源地(热)能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当于传统能源的运行成本。公司在工程建设前期经过勘察和分析,做出的技术参数及可靠预测,为工程能源方案的决策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恒有源公司自主开发的单井循环地(热)能采集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其半封闭系统经专家评议确认它是一种“以水为介质的土壤换热装置而不是取水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水资源消耗,经8年多的跟踪检测,对区域地下水状态和地质结构无影响”。该项技术与国际通用的地埋管相比,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高效特点明显;有水的地区一个地能采集井产能可达500kW;无水地区一个地能采集井产能最高可达20kW。从恒有源的工程实例可见,其初始成本投入相当于传统能源的系统投入。
图为单井回灌系统原理示意
此外,现场评审专家对于恒有源公司以及北京市发展和推广应用地能热泵系统技术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从技术研发方面,专家建议:多年来恒有源公司为保证地能热泵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性能,坚持使用三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以隔离地下水与热泵机组,建议公司在确定环境安全的条件下,研发减少一个水循环,允许井水直接进入机组,以达到进一步降低系统的运行能耗和提高全系统能效比的目的;制订单井循环地(热)能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相关规范,以期得到更好的经济运行效果。
从政策扶持方面,专家建议:凡采用地能热泵系统供暖的居民房,采暖季每平方米耗电量在指标以内的,应按居民用电指标电价计费;地能热泵系统应以系统为单位进行招标、建设和运行管理,责任明确,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建议抓紧制定浅层地(热)能采集的北京地方标准,为进一步推广地能热泵系统打好基础,保持北京建筑节能低碳减排应有的地位。
此次评审会不仅对恒有源公司所做的地(热)能热泵系统及单井循环换热技术作了充分的肯定,也对以后恒有源公司乃至整个地源热泵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文/中国地源热泵网记者 董健)
备注:地源热泵网专稿,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地源热泵网” 或“《地源热泵》杂志”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