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经济须多层面展开

   2010-11-04 中国能源报19100

   “我在北京市工作了很多年,今年已经71岁了。在我担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的14年里,曾经管过工业。国贸大北窑一带的化工产业原先是北京经济的主要命脉,那一带往东有很多焦化厂。当时的北京,用污染换取了工业的发展,对此大家深有体会。如今,那一带的焦化厂全都搬走了,建了很多国际型大饭店,包括首钢的搬迁现在也将完成。这意味着,新的发展模式要诞生了。”日前,在首届超融低碳经济高峰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陆宇澄表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国际上将低碳经济提得很火,但是这几年我国提得更多的是绿色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上指出,“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自己的特点。”

  绿色经济成低碳发展关键词

  “就我个人的理解,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结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成思危表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之前,还是要不断发展。既然要不断发展,就要不断消耗能源,因为能源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他将能源比作经济的粮食,所以我们现在的重点,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降低二氧化碳的总量,而是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到十一五规划末期,我们的单位GDP能耗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0%,到2020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GDP到2020年比2000年目标翻两番,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会有所增长的。

  另外,从中国的能源结构分析来看,目前化石能源占到90%,到2020年要降到80%。我国近中期的目标应该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在此过程中,更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这个问题上稍不注意,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2005年我国环境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我们付出的成本占GDP的13%,而当年GDP增长只有10.4%,这说明,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环境的债就将隐性地留给子孙。

  “我们可以大量生产商品,却没有办法创造品牌;能够快速提升GDP,却无法创造高利润;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却无法让一线的员工大幅度的提高福利,所以我们的增长模式必须改变,我们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对记者说。

  绿色发展 需改生产生活方式

  辜胜阻表示,发展绿色经济,涉及到三个体系,一个是能源体系,一个是技术体系,一个是产业体系。它既是产业革命,又是科技革命;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的问题。

  如何发展绿色经济?成思危认为可从产业发展和社会角度两方面同时着手。首先,从产业发展上分析,低碳经济有四个层次:发展、降低、利用和封存。

  第一个层次,发展动态化二氧化碳的产业,包括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等。同时,也包括文化产业,现代的服务业、金融业,管理业等等。

    第二个层次,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如现在发电的水平是350克煤发一度电,而全国最先进的是283克,如果降到300克将会是很大的发展。” 成思危说。

    第三个层次,利用二氧化碳。因为化石能源燃烧必然产生二氧化碳,现在利用二氧化碳主要是饮料工业,有局限性。利用二氧化碳最大的地方应该是化学工业,现在化学工业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第四个层次,封存。“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荷兰、丹麦也在做这项工作。我国现在有一个项目,大概一年收十万吨的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经过提纯、液化以后,输送到三十公里以外地下三千米的一个地方封存起来,但是这个投资很贵。”成思危说。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绿色经济不仅是一种产业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树立绿色经济的意识,树立从点滴做起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有没有必要开这么多亮的灯?可以少开一点。家人离开房以后,能不能把灯及时关上?这都是小事,但是一点小事,可能就节约很多的能源。” 成思危解释道,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产业企业的问题,也是个人的绿色生活方式问题。

  国际合作 共谋发展

  成思危同时指出,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在国际上取得共同认识,其次要从经济层面解决问题。

  “发展绿色经济绝对不是任何单独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的,要开展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上,大家认识必须一致。”成思危表示,自己到国外演讲的时候,经常有人质问说中国是排放量很大的国家。

  “事实上,我们的人均排放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而且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阶段。” 他指出,在碳排放问题上“共同有区别”的责任这个概念不能动摇。

  “还有一个问题是,新能源目前的成本很高。风能是火电的一倍,太阳能是火电的四倍。” 他说,“尽管我们提倡发展新能源,但是这么贵的话,没有人用,怎么办?”

  对此,成思危指出,新能源产业的优惠要逐渐递减,以促使其不断降低成本。“例如,德国就对太阳能的补贴每年减8%,促进它技术上的改进。” 他表示。

 
标签: 能源 技术 产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地热加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