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从事新能源研究的专家王斯成认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会大幅提高,中国在这些方面有优势,对于能源的利用,也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
不能保守看待新能源
记者: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有观点认为,传统能源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利用形式,可能20年后可再生能源比重仍然不超过1%,因此解决能源瓶颈问题仍然要以传统能源为主。你怎么看待?
王斯成:这样的说法是十分保守的,确实在目前全球的一次能源比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应用比重还是超过80%,但是现在新能源发展速度很快。我并不认同说很多年后,可再生能源仍仅占总的能源比重1%的说法,这完全没有看到当今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态势。未来清洁能源或者说可再生能源比重将会得到大幅提高。而且各国政府,尤其是欧盟已经制定新能源发展的明确规划。
如中国政府宣布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这是政府的郑重承诺。此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盟27国也宣布了一个计划,即“20-20-20”协议,到202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份额提高到20%,将能源效率提高20%。
规模发展拉低风电电价
记者:这么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是否意味着用户需要承受更高的电价?
王斯成:不会的,可再生能源的电价并非高不可攀。现在中国政府已公布的风电标杆电价范围为0.51-0.61元每度,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从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风电电价在一年年下降,这就是风电规模发展的结果。就全球而言,2020年,光伏发电的平均电价将达到0.6元每度,实现真正的平价上网。
记者:对于这样的新能源计划,除了规划中提出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是否还会有一些具体的鼓励措施?
王斯成:新能源振兴计划很快就会出台,除了提出一些发展的目标,当然也会有一些具体的相关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其实政府目前已经出台了不少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比如“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政策。目前政府已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补贴,在每度电里拿出4厘钱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按这个规模到2020年,就有2000亿的资金来发展可再生能源。
在技术上,以光伏发电来说,目前中国的企业已经从简单加工走向了技术领先型,装备的国产化率也超过了50%。而且在中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例如,商业化的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技术在中国,中国不但是一个生产大国,在商业化的技术上得到了进步,现在晶体硅的耗硅量一瓦要达到8克,有一家企业通过浆料回收可以达到5.8克。
能源发展须考虑国情
记者:对于近期国务院38号文提出的,抑制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其中就涉及到多晶硅行业,现在的发展是否过热?
王斯成:其实最近我们做了调查,调查了国内300多家生产企业,发现很多企业上报的都是最后满产的产能,这样总量就会提高很多,看起来就过剩了。但一般一个多晶硅企业需要经历2-3年才能满产。去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多晶硅需求一年是2.5万-3万吨,但还有40%是依赖进口,现在中国还做不到自给自足,因此并不存在过剩问题。
记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新能源应用上会有什么优势?
王斯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进行中,所以中国在应用新能源上确实有优势。但也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比如中国的天然气也并不丰富,天然气仍主要作为燃料来应用,而不是发电。电动汽车目前应用在公共交通上还是比较可行的,可以节省能耗,但是到个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还有一段距离,因为电动汽车的普及也需要大量的锂资源作为支撑。
王斯成:新能源领域专家,1981年毕业于福建省厦门大学化学系电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研究。现任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时担任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副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