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烧煤,不用烧柴,一套地源热泵系统,解决了所有住校生热水供应问题。
这个冬天,钦州市第三中学2900多住校生再不用为洗热水澡劳神费力了。
该校配套建设了地源热泵系统,采用浅层地能作为热源,通过管道把热能“运送”到地面的热交换设备内,水“烧”到50度后,就可以直接供应到每间宿舍。使用热水按流量计费,学生们只需拿饭卡去食堂交费开通,在中午、下午和晚自习结束后的三个热水供应时段,把卡插入安装在宿舍洗浴室内的IC智能水控一体机上,热水就流出来了。
“很方便”,高二的学生小梅说,“在旧校区时,热水免费供应,但水龙头只有几个,全校女生都得排队,每次至少排半个小时,还得扛回宿舍,经常被折腾得半死,如果去得晚,热水也没了。为洗一次热水澡,有些女生甚至下午第三节课就逃课去打水,或者干脆不洗。现在方便又轻松,像在家一样。”小梅一般打上一桶水,花6角左右就够洗澡了。
“原来在旧校区,热水只是煮饭时顺便烧的,量少,供应很成问题”。副校长杨其华说,“地源热泵系统启用后,既环保又省钱,每天能供应120吨50度的热水,基本够住校生使用。”
因为是可再生能源建筑项目,钦州市第三中学这套总投资172万元的设备还获得了自治区、钦州市共110多万元的补助。“系统12月刚刚建成使用,还有些不稳定,一段时间后,情况会好转,价钱会更低,每升热水只需花2至3分钱,学生接一桶热水也就3角左右”,杨其华说。
成本比燃油锅炉少40%
在钦州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住校生的热水则靠太阳帮“烧”。
学校有6栋学生宿舍楼,每栋楼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空气源热泵、燃油热泵,每天每栋楼可以提供20至25吨热水,“经过改造,学校5000多学生,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钦州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负责人说。
“大专院校因住校生多,热水供应是个大难题,学校在建设初期就去各高校走访了解,并作了方案对比,决定选择使用太阳能为主,辅助使用空气源热泵和燃油锅炉加热技术。据初步测算,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成本比燃油锅炉少40%。”钦州英华国际职业学院负责人说。
记者在学院看到,太阳能热水直接供应到宿舍,时段为每天5时30分到11时30分,学生只需拿饭卡到后勤处开通并充值,使用时,把卡插在IC智能水控一体机上,热水就出来了,按流量计费,价格是每立方35元。
“每个月洗热水大概要花30元左右,价格还可以接受”。大二生小刘说。
绿色建筑在钦州已普及
在钦州,像钦州市第三中学、钦州英华国际学院这样建设并启用可再生能源建筑的还有一批。
2009年11月,钦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后,提出10年内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选择了一批大楼、会所、游泳馆、小区作为示范工程,配套建设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太阳能热水改造及推广绿色生态住宅。
由于示范项目的带动和宣传推广,可再生能源在钦州得到了普及使用,城区私人住宅大部分都进行了太阳能热水供应改造,新建项目基本均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纳入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设计范畴。初步统计,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约106万平方米。
为营造生态楼盘,钦江丽景小区主动把容积率从4降到了3,中心花园保留了原有山体地形和植被,小区使用太阳能草坪灯、庭院灯,建筑外窗使用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窗,墙体材料用钦州当地的叶岩土制成的叶岩砖,保温又降噪,建筑主体节能超过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50%的需求。小区安装了收集净化雨水系统,收集的雨水用来补充景观水、绿化或浇洒,节水率相当高。
北海绿色建筑走在全区前列
北海的绿色建筑也走在全区前列。12月23日,记者来到了广西第二家主动申报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的住宅项目:正在建设中的中安止泊园。
这个160亩的楼盘,首先在楼宇的整体规划上就很注重生态,其建筑顺应城市主导风向,合理布局高矮不等的楼宇,每栋建筑都采用架空设计,“目的就是尽量让小区的绝大部分房间能享受到自然风和阳光”。北海中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瑜说。
中安已经建过相当数量的楼盘,开发止泊园时,张瑜就想让楼房品质更上一层,决定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所突破,从再生能源利用、环保节能设施上通盘考虑,虽然成本增加了4000多万元,但房价并没比原来高多少。
中安止泊园小区建筑外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材料,外窗使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不仅保温隔热,也隔音减噪;小区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水可供65%的住户使用;小区在架空的格栅处和地下室安设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供应地下室照明。建成后,小区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
“我就想让止泊园的住户享受节能、环保、健康的生活。”张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