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五年:激扬砥砺 “绿色引擎”促发展

   2011-01-04 青海日报23140

  “四个发展”之绿色发展篇

   翻阅日历,“十一五”写下了青海奋进、发展、跨越的崭新篇章。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绿色发展的铿锵迈进。
  
    5年来,青海高举“生态立省”的大旗,不断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如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已经在这片高大陆上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并且代表着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青海发展的未来,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循环经济: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当岿然屹立三江源头的雪山冰川开始悄然融化,当金融危机的龙卷风再次无情地袭击世界各个角落,人类对“绿色”的重视与向往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面对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生态恶化、气候变化等多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低碳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指针,成为人类实现健康生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面对富集的矿产资源、独特的生态资源,5年来,青海信心满怀地走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且浓墨重彩地勾画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战场”。
  
   “十一五”以来,为了突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约,实现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我省致力于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时,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增长点,加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和西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力度。优先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着力推进先进制造工业发展,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换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强化节能降耗工作。积极引进、消化和研发先进制造、新型环保、生物工程等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大力生产绿色产品。如今,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正在柴达木和西宁形成并延伸,崭新的资源循环圈正在强力支撑起青海循环经济型工业体系。
  
    节能降耗:彰显绿色发展信念
 
 
    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5年来,我省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做出了不懈努力,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6月6日,在节能减排的铿锵号角声中,青海湟水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轰然倒地,结束了其20多年的生产历史。这是一种气魄,是向社会表明青海拒绝污染、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决心。
  
   “十一五”期间,我省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结合全省实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并与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淘汰关闭了近百家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企业。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省财政还于2007年下拨2000多万元节能改造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2008年安排投资6亿元,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同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的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用能审核,力争新项目在同行业居于领先水平;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推动政府机关厉行节约,带动全社会广泛推广节水节电节材,集约使用土地,倡导节约资源能源的消费模式。
  
    生态农牧业:助推绿色发展步伐
  
   “十一五”时期,是青海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农村牧区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5年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农牧业逐步实现着两个根本性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农牧业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方式的转变概括地说,就是农牧业发展方式由依赖自然生产向可控设施生产的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十一五”期间,我省集中力量全力打造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发展,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牲畜暖棚3.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近90%。从2008年开始,在牧区六州开展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到2010年扩大到全省六州30个县的30个村,并取得显著成效,从机制体制上闯出了一条适合青海特点的畜牧业发展的路子。
  
    发展理念转变方面,全省农牧业发展不再单纯农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标,而是推进生产、加工、流通等诸环节的完整产业体系建设;农牧业的功能不仅单纯地表现为农畜产品的供给,同时还肩负着粮食安全、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发展持续、经营集约、安全生态的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思路。五年来,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草地保护与建设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农牧业发展不但在数量方面有大的提升,更重要是在发展质量上实现了新的跨越,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旅游业: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十一五”期间,我省积极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5年来,青海高原旅游名省建设迈开坚实步伐,生态旅游唱响优美新旋律,“大美青海”旅游品牌逐步崛起。
  
    5年来,我省大力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重点加强景区道路、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的洽谈与建设步伐,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发展城镇周边“农家乐”休闲游,培育中高端旅游,增加旅游资源供给,推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区域旅游一体化,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编制完成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规划》、《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黄河上游水电明珠游览带总体规划》、《青海省玉树州灾后旅游恢复项目建设方案》、《贵德—坎布拉水上旅游项目规划》、等71个区域和重点景区规划。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部省级自驾车规划——《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规划》。由英国阿特金斯公司编制的《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与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在全国旅游规划中也是新的创举。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的《青海湖景区旅游整体策划》,对青海湖景区如何在综合开发中保护利用、打造出旅游品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方面作了创新,实现近期景区规划和实施建设同步推动。
  
    同时,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积极发展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游、三江源生态旅游。建成了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同仁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设工程,开工建设了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海湖、坎布拉等重点景区建设工程,加强了配套的道路、电力、供水、垃圾处理、环卫等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回首过去的5年,为了形成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在加快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的消费模式,从社会需求的源头引领绿色发展,努力在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潮流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
  
    五年砥砺,五年挥汗,五年跨越,五年辉煌!今天,“绿色经济”正在成为青海长青的响亮品牌。
  
    感怀五年新绿绽放发展路
 
 
    大凡在核算经济活动的时候,人们一般只核算经济增长或经济收入。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经济收入增加了,而社会财富并没有增长,甚至遭受损失的现象,其表现是资源和环境被破坏了。我们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重视绿色经济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应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期战略。
  
    省委书记强卫曾说过这样的话: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结合青海实际,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其中显然蕴含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青海下定绿色发展的决心,加快绿色发展的脚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奋起直追,用行动和成绩书写了青海绿色发展的辉煌篇章!
  
    5年来,循环经济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最大“亮点”之一;生态农牧业栉风沐雨书写崭新篇章;生态旅游业举起高原绿色发展的鲜明旗帜;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挺起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的坚强脊梁……
  
    成就辉煌写风流,新绿绽放发展路。站在“十二五”新的起点上,相信高原人仍将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一本质,承载梦想,乘风踏浪,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上继续昂首挺进!

                                                               (责编:伊娜)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