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在地源热泵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张建忠认为应当冷静看待,因为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一行业,只有进一步规范市场,坚持科学评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态度,才能保证地源热泵行业持续高效发展。
江苏省在地源热泵的建筑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在全国却位居前列。江苏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暖通专业总工程师张建忠认为,这种局面得益于两方面的有力支持——政策和技术。
张建忠介绍说,江苏省自从2008年起出台鼓励政策,每年拿出1.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当年的补助项目达到36项,包括很大部分的地源热泵项目。示范项目总面积在此后两年内迅速增加约400万平方米。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可再生能源利用在今年面临新的机遇。据张建忠介绍,当地的补贴政策未来可能进行调整,但绝不会取消。江苏省已经针对气候变化方案作出规定,要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采用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要求三年内全省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要达到60%,同时具备新增节约400万吨标准煤项目的能力。此前,《江苏省建筑节能办法》也有专门章节作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详细规定。刚刚过去的2010年,江苏省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提出甲类公共建筑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至少要采用包括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热以及光电等任意一种或几种可再生能源方式。这项规定无疑为地源热泵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政策的有力引导为江苏省地源热泵行业发展搭好了框架,那么,在技术管理环节作出细致周密的部署,并得以严格贯彻,则让这项事业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有力而成熟。
在技术支撑方面,江苏省及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张建忠说,经过两年的努力,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在总结本省地源热泵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地方性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并随后进行数次补充和完善。这个规程更多地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气候以及建筑负荷特点——位于我国华东地带的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既有夏天供冷的要求,也有冬天供热的要求,同时,根据当地经济条件以及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的特点,更多地突出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污水源系统以及排水源系统的设计、施工、检测以及应用管理的要求。由于地下水开采导致城市沉降的现象比较严重,江苏省近年来对于地下水的管理和应用更为慎重,当地出台了限制地下水开采的有关规定,这方面的工程自然有所减少。
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江苏省还对技术细节加以关注,并以此为先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地源热泵行业未来走向。张建忠表示,他们提出本省地源热泵技术发展的路线以及复合型地源热泵的发展理念;从可持续性的角度考虑,提出以解决供热为主并有效实现节能的技术路线以及经济合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安排了地热能资源勘察与评估环节,强调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充分的资源与条件评估以避免盲目性;设置地源热泵运行管理的规定,在运行管理环节中,对地源热泵的运行控制提出基本要求,通过可靠措施保证系统长期、高效的运行能力,确保项目的可实施性与节能目标的实现;对小型水源热泵技术进行规定,在现有规程的基础上,调研国内主要地源热泵生产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并征求意见,规定了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技术的能效要求。
不断加大政策鼓励力度,夯实技术管理制度,江苏省地源热泵取得了极大发展,该省近年来建成不少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工程,包括成功利用地表水的南京工程学院项目、因地表水条件所限而采用地埋管系统的盐城工学院项目以及利用地表水再生系统解决热平衡的扬州某住宅项目等。这些成功推广的案例还直接促成房地产企业与之联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先后开发并建成应用地源热泵系统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为企业充分地挖掘出商业价值。
江苏省在地源热泵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张建忠认为应当冷静看待,因为许多问题仍然长期困扰着这一行业。这些问题包括大型地源热泵项目地源换热系统特性与热平衡问题,地源热泵生态环境安全与保障技术研究,施工安装与检测工艺及设备的革新以及区域空调适用条件、关键节能技术、品质保障与系统安全性的研究等,所涉及的每项课题都值得业界深入思考。他认为,江苏省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只有进一步规范市场,坚持科学评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态度,才能保证地源热泵行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责编: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