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清洁能源司司长吴自强
《中国能源报》: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新加坡在清洁能源发展上有何具体规划?
吴自强:新加坡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巅峰发电总量的5%,其中主要依靠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入7亿新元主要用于对清洁能源和水务方面的研究和人员培训。目前,我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研发和试验场地上。相比其他国家,新加坡在研发方面能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平台。如何将上游研发应用到现实生活产品中,并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这很关键。对此,新加坡能提供一个基础设备的试验室,让企业最终走向产业化。例如,在电动车试验方面,今年底将有数十辆电动车在新加坡试跑,以测试电动车在热带环境下的性能及经济效益。从研发、规模化发展到实现出口这一产业链中,新加坡都能提供完整的配套辅助。新加坡的上游研发由政府资助。针对清洁能源,新加坡有不少研发机构,如太阳能研究所、南洋理工大学在环境水务、风能等方面的研究中心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设立的实验性电网中心等。
目前,有不少全球知名清洁能源企业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丹麦风能公司维斯塔斯就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今年4月,西班牙风电公司歌美飒也选择在新加坡成立研发中心。中国也有不少清洁能源企业投资新加坡。今年4月,英利绿色能源集团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早前,中广核太阳能开发公司在新加坡投资6500万新元建设光电生物质能一体化发电项目。另外,四川汉龙集团也将聚光光伏海外总部设在新加坡。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中国清洁能源企业选择投资新加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吴自强:设立区域总部需要国际化人才和管理体系,新加坡对此能提供经验。另外,在具体市场上,如太阳能市场,不少企业的产品大都出口欧洲,欧洲经济疲软影响了这些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因此他们需要寻求新市场,如东盟、中东等地区。新加坡是一个人才、金融、物流、信息集中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辐射到一个更大的区域。
东南亚的气候很适合发展太阳能,我们认为,在未来5到10年里,东南亚市场会迅速崛起,不少太阳能公司都到东南亚来考察市场。由于商业辐射面广,新加坡已成为这一话题的中心。从中国企业的角度来看,新加坡不仅能够辐射东盟也能够辐射澳大利亚和印度,因为新加坡本土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印度同胞,他们有能力到那里去开发市场。中广核太阳能开发公司的生物质能光电一体化项目主要就是希望将市场项目拓展至东盟。英利绿色能源集团打算在新加坡成立一个产品本土化的研究中心,主要也是针对热带气候来优化光伏产品的性能,另外,英利绿色能源集团也有打算在应用研发方向有所发展,目前正在设计当中。
《中国能源报》:能否透露新加坡给予这些公司的具体优惠政策?
吴自强: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率为17%,这在整个亚太地区算很低的水平。新加坡的税收政策是亲商环境的一大体现,这也成为新加坡吸引公司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中资公司在内的许多大公司都从中受益。此外,如果在新加坡的投资规模特别大,新加坡可能会考虑给予更优惠的税率。其实,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新加坡还能为产业提供配套性的辅助,例如,在研发方面,我们会和新加坡的研究机构、大学等一起合作。
另外,新加坡吸引投资的优势主要还集中在研发创新、发挥现实生活中实验平台的优势、培养吸引人才及延伸现有产业等。如光伏产业和电子产业就具互补性,新加坡电子产业发达,这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便利。
《中国能源报》:新加坡高度重视研发,能否谈谈研发对新加坡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吴自强:新加坡政府不是为了研发而去研发,我们做研发是为了对某个行业形成导向性。在实现技术产业化之后,我们也在想如何帮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业务管理中心。另外,和技术研发相辅相成的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新加坡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错,这对促进研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新加坡研发比重约占GDP的3%,我们计划到2015年将这个比重提高到3.5%。因为我们认为研发活动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欧美国家的一些经验可以作为借鉴。我们认为,在发展经济这一问题上,新加坡的创新研发活动需要持续。如果研发成果能在本地得以产业化,这势必将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这也将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事实上,研发是帮助新加坡工作人员提升技能的途径之一。
《中国能源报》:由于新加坡地处热带,所研发的清洁技术具有较强针对性,产品对中国的适用性有限。您认为中国跟新加坡的清洁能源合作未来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吴自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新加坡是他们通往国际化的一个很好平台,同时,新加坡本土公司和中国公司也有很多合作机会,例如,现有的一个合作项目就是两国政府之间展开合作的天津生态城,我认为天津生态城建设对两国都将带来经济效益。除了天津生态城外,我们还有许多组织及公司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发生态城,我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和新加坡之间在清洁能源合作上有很大机会。同时,新加坡公司看好中国市场,新加坡有很多企业在中国从事水务管理业务,新加坡的凯发在天津就有一个很大的海水淡化厂。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楚天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