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季采暖是一个内需大工程

   2012-05-10 人民网24630
    在2012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张晓梅委员《将公共供暖向南方地区延伸的建议》的提案引起广泛热议,大多数人表示赞同。调研表明,南方冬季的采暖问题确实已经日趋紧迫,必须尽快着手解决。南方地区占全国人口的60%,除海南省、台湾省可不考虑外,冬季采暖问题涉及14个省市的8亿多人口、2亿多个家庭,人口(家庭)基数大,市场需求非常巨大。
 
  需求:三类采暖模式
  我国南方冬季采暖的需求,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模式:集中供暖模式、分散取暖模式、房屋保暖模式。第一种的集中供暖模式由于目前还缺乏北方地区的举国体制条件,面临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缺位、大规模能源供给缺口、大规模管理服务经验缺乏等的困局,所以只能采取缩小范围、降低级别、渐次扩大的方式展开;第二种的分散取暖模式是以家庭及社区(村镇)为单位的市场化方式解决燃料和终端设备的消费,避开了集中供暖模式的当前矛盾,是目前最为现实的解决方案;第三种的房屋保暖模式是采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墙体及门窗等的建筑节能化改进是必要的需求,必须纳入整体解决方案加以考虑。
 
  供暖之“供”,是指取暖者之外的供应者行为,主要包括燃料的供应、热源终端设备的供应、基础设施的供应、管理服务的供应等,这种需求是集中的、整体的、计划性的,必须考虑规模化的运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行政性资源。取暖之“取”,是指消费者自己获取燃料和热源终端设备、自己实施取暖的自主性采暖行为,这种需求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的,一般不考虑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给、管理服务,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行政性资源。保暖之“保”,是指供暖和取暖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南方冬季采暖光有热源的提供还不够,必须要有温度的保持,这是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基本保障。保暖的主要途径是房屋墙体及门窗等的建筑节能化改进,包括新建建筑的保温规划设计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两个大的方面。房屋保暖是一种整合性需求,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分散取暖都需要,作为解决方案,基本上不能以个人和家庭来考虑实施,虽然最终要由个人和家庭分担其成本,但还是要进行组织化操作。
 
  供给:三种燃料能源
  南方冬季采暖的燃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种类:化石能源及其电源、新能源、循环经济能源。从能源供给的方便程度看,电源最便于使用,其热源终端设备也最多,目前阶段容易快速普及,应该把用电采暖的核心放在节电上;从能源结构的转型角度看,新能源是大方向,应该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来替代化石能源及其二次能源的电源,争取形成新能源的规模化“离网市场”;从节能和资源利用的发展前景看,“循环经济能源”应该重点发展,包括工业余能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入侵生物(如疯长草)加工利用等。采暖能源的供给是采暖消费需求的核心,一定要注意低耗能、低成本、低排放,既要做到不与工业争能源,又要做到让老百姓用得起,还要做到对生态环境不影响。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使用化石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或者使用化石能源发电(主要是煤电)的电源进行冬季采暖,从长远看这并不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主渠道,应该逐步减少以至最后放弃。目前国内的个体取暖方式基本上还是用电占大多数,马上停下来不容易,需要一个逐步退出的过程,现实的选择是要尽量做到省电,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等不断提高节电率,与替代能源共存一段时间。
 
  新能源中的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比较适合成为南方冬季采暖的热源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秸秆炉、地源热泵、小风电等热源终端设备及其零部件和工程服务市场前景看好。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门槛高,降低成本和提高性价比是当务之急,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政府扶持破解这个难题。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目前有一个误区,很多厂商过多的考虑并网发电,导致“等政策待业”的怪现象。建议新能源厂商都来关注民用化、局域网、市场化的“离网发电”模式,参与或主导开发南方冬季采暖的大市场。除了继续用电和开发新能源以外,“循环经济能源”对南方冬季采暖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主要包括工业余能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入侵生物加工利用等。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围绕工业化开展的,主要是一种“静脉产业”服务于“动脉产业”的思路,没有更多的考虑向生活领域倾斜,这种局面今后应该有所改变。
 
  产业:三条产业链
  参与南方冬季采暖行动的产业大体上有三条产业链:一个是前端能源供应链的能源产业,煤油气及其发电行业;一个是终端供应链的热源设备及其零部件和材料行业;一个是外围服务供应链的服务业,主要是工程建设、投融资、间接服务等行业。事实上,这些产业链就是市场,它们的产值也是市值。南方冬季采暖的GDP有多大?其实就是消费者的直接取暖消费和燃料供应、制造业、服务业三条产业链的产值之和。
 
  南方冬季采暖所用的能源,要靠煤油气电、新能源、循环经济能源等至少12种能源来供应,而终端设备的供应链更加庞大,在南方冬季采暖作为一个全国性大工程出现后,在这个平台上的原有企业和新进企业将促发一个制造业设备市场的持续井喷。
 
  电暖行业的大发展指日可待,多种多样的电暖气、散热器、电磁炉、电热材料、电热集成等将更多的涌现出来。新能源热源终端产业的扩大同样可期,太阳能终端将向取暖热源倾斜发展,生物质能的炉具会大批量上市,热泵产品、风能发电制热产品也会快速增加。或许很有可能出现复合型新能源的组合,例如风光互补等。循环经济能源的终端设备有可能迎来一个研发应用的高峰期,特别是工业废弃物、入侵植物、生活垃圾等的燃烧装置开发将倍受青睐。房屋保温及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也会搭上这班车,保温墙体、墙材、门窗、涂料、节能装饰一体化集成、抗干燥设备等都会不断地出现新技术和新产品。
 
  除能源和设备外,采暖的外围服务产业链也会被间接激活,主要包括:工程服务、物流、物业能源管理、投融资、规划设计、交易平台、信息化、广告、会展、公关、培训、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等。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支撑将主导采暖服务链的全面发展,物联网技术、投融资机制、新一代电子商务(O2O模式等)的进入,将使南方地区产生出与北方地区不同的采暖运作模式和效率,一个全新的“南方采暖产业服务链”非常值得期待。
 
  我国南方冬季采暖的解决方案应该至少有三个新特征。第一是与北方不同的新模式:主要是靠市场,不指望以政府投入为主;第二是主要靠新能源:产业发展靠绿色GDP带动,绿化内需;第三是要尝试新机制:例如试验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物业能源管理、设备融资租赁、合作消费基金等办法。
 
  李克强副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事实上,我国南方冬季采暖问题恰恰是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城镇化这条主线上,可以说是我国当前整体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开发。
 
(责编:zyl)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地热加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