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谈生态示范城建设和管理

   2012-09-25 中国建设报37800
    河北省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共建的“4+1”生态示范城(渤海新区·黄骅生态新城、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北戴河新区、石家庄正定新区和涿州生态宜居示范基地)规划日前经审定进入实施阶段。近日,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暨与央企合作对接座谈会在黄骅市召开。会上,河北省“4+1”生态示范城市与央企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那么,示范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指标及科技创新点在哪里,示范作用如何?如何对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副省长宋恩华。
 
    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
 
    宋恩华介绍说,生态城市是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系统降低城市对自然干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建设领域的一场革命,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推进“4+1”生态示范城建设,就是要为我国北方地区城市转型提供经验。
 
    近两年来,河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编制发布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成立了建筑科技研发中心,中加合作木结构、中德合作“被动房”项目相继竣工和开工,首批“十佳绿色建筑”、“十佳绿色小区”、“十佳公园”已命名。
 
    宋恩华指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是把住生态关口,要以生态环保、绿色低碳为导向,从示范城市建设总架构的宏观层面,生态规划实施的中观层面,绿色建筑、绿色小区等居住单元建设的微观层面,将保护生态落实到各个项目、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特别是起步阶段,要切实做到规划方向不改变、产业门槛不降低、指标体系不落空、示范作用不弱化。
 
    抓好示范项目建设
 
    宋恩华强调,要尽快确定一批示范项目,抓紧实施,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公共建筑50%、住宅65%的节能标准是国家规范,生态示范城要尽可能提高标准,同时积极申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星级绿色建筑。要在新建小区中大力推行绿色小区建设技术,促进绿色建筑由单体建筑向成片的城市社区发展。
 
    资源和能源循环再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要采用阶梯水价等措施,鼓励再生水开发利用,拓展雨水、微咸水、海水和再生水利用途径,实现分质供水。加大配套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建设完善的排水管网收集系统和人工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另外,要建立行人优先、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模式。从规划入手,促进市民就近居住、生活和工作,减少出行总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序发展轨道交通,把公交专用道建设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
 
    引进产业要有所取舍,加快发展符合环保标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是高端制造、旅游休闲、文化等产业,实现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要集中力量和时间,精心培育一批样板项目,切实发挥示范作用。要保护和利用好已有自然、人文景观,编制绿地系统规划,划定城市绿线,大规模实施绿化景观建设,加快城市河湖水系治理,规划建设绿道绿廊,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宋恩华表示,要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理顺职责关系,建立统一指挥、高效运转的管理机构。进一步规范简化行政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理、跟踪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效能。要重点解决好规划内容衔接不够、公众参与程度低、规划诉求渠道不畅的问题。
 
    生态技术是生态示范城建设的灵魂和支撑。要结合本地特点,建立生态技术标准体系和规程,涵盖能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等领域。要研究出台专门的生态城市管理办法,制订扶持政策,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措施,破解资金、土地和技术难题,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
 
    要充分运用电子通讯、信息网络、卫星定位等先进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要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秩序纳入管理内容。要完善城市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监督、处置、考核3方面制度建设,形成科学、便捷、高效的管理机制。
 
    要借鉴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建设经验,确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搭建综合性的投融资平台,形成管理委员会、合资公司分工明确、合作共赢的市场化建设机制。
 
    强化保障措施
 
    宋恩华要求,担任生态示范城建设任务的城市要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难题,强化保障措施。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建立调度、通报、考核制度,密切关注建设进度,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各城市要分阶段制订到2015年、2020年的项目规划,明确核心区、起步区建设项目安排,确定年度计划和工作目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要利用新闻媒介开展大规模宣传,引导市民低碳出行、低碳生活。要把握好“百家央企进河北”的难得机遇,借助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央企合作的平台,切实加强在项目建设、技术应用、资金运作等方面与央企的对接合作。
 
 
 
(责编:zy)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地热加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