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碳减排市场是指在国际上没有减排义务或未签约方的国家,自发在本国形成的碳交易市场,参加企业多以实现碳中和为目的。国内首单自愿碳减排交易发生于今年8月5日,天平汽车保险公司出资27万,在北京环交所自愿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销公司运营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此笔资金将会打入绿色出行基金账户作为公益收入,自愿碳减排从此开始撩开面纱示人。随后天津碳排放交易所开始试水自愿碳减排市场,中石油,天津钢铁,华电等2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有买有卖的自愿碳减排市场开始在天津渐成雏形。
不过天津的自愿碳减排市场离成型仍为之尚早,没有"名分"就是软肋之一。天津碳排放交易所总经理高正琦对网易财经表示,政府得有一个管理办法出台,对国内自愿碳减排市场作出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建设。他举例,比如对国内自愿碳减排的核准要有专门机构,减排量登记要有专门机构等等。高正琦表示,现在需要协调的东西太多,每个环节都要克服苦难, 我们不能总依靠国际组织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市场规则。不过他对未来国家出台管理办法保持乐观态度,明年要是不做,就不可能了。
由于自愿碳减排不同于国际间的碳配额交易,所以参与企业最终只能实现自己的碳中和,即购买的碳排放量用以补偿自己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认为此项交易实际上可算作一种远期交易。他对网易财经表示,中国未来肯定要向世界承诺碳减排数额,中国企业如果现在购买了自愿碳减排量,那么就相应减少了以后强制碳减排的数量,这相当于买了一份远期合约。不过合约未来是否兑现,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高正琦表示这要看最终出台的管理办法的规定。
除天津交易所外,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似乎仍在处于观望态度,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对网易财经表示,目前没有进一步推动自愿碳减排市场的打算,谈自愿碳减排市场还为时尚早。
责编:f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