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碳交易的规则等很多市场化建设手段,都曾向欧洲“取经”,但欧盟的碳交易由于4月中旬欧洲议会否决了“折量拍卖”计划,导致欧盟碳排放配额价格一度跌至2.7欧元/吨,6月19日,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投票通过暂时延迟发放9亿吨碳配额,才使价格逐渐回升至4.7欧元/吨,但交投仍然十分寡淡。
前述报告的撰写人、经济学人智库能源负责人马丁亚当(Martin Adams)在报告中指出,“比如说交易所往往自称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但其海量碳信用实时交易中的可靠性尚未得到验证。”
其实,这也是业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如何对用能单位进行碳排放的监测,如何对比过往的碳排放数据,这需要时间,所以试点工作只在部分用能单位展开,而且有些地方前期还采取了自行申报方式,所以其可信度受到质疑也属正常。就笔者接触过的相关交易所负责人的认识而看,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碳交易对于中国是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吸收、消化的过程。对此,笔者持认同观点,但同时也希望这个进程可以快些,因为如果不能提供一种可信的交易机制的话,市场的活跃度以及投资者的热情都很难燃起。
另一方面,虽然各试点省市的规则还未完全出台,但就可上市流通的配额比例看,也仅为20%左右,再加上试点的用能单位数量有限,所以交易量不会太大,这也在一定层面限制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因为市场的活跃度往往是导致投资者投资热情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投资机构负责人,也向笔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购买容易,卖给谁呢?”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培植,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用能单位以及投资者的参与,更需要一个全国的交易平台。
第三就是衍生的碳金融产品不足。不过笔者以为,目前探讨这个问题尚早,欧盟碳交易平台开启后一段时间才有衍生产生诞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投资者的热情,以及市场是否有意愿进行相应的引导,当然,能够提供远期的产品最好,可一口难以吃出个胖子来。
责编:f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