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于11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会上多位地热界专家建议,以地热能供暖取代燃煤供暖将极大减轻大气污染,京津冀三地应联手开发丰富的地热资源,在新兴城镇中建立起“绿色热网”。
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勘察大师王秉忱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北方燃煤城市污染日益加剧,雾霾问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区首当其冲。
“中央出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为这个地区促进解决雾霾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王秉忱说,京津冀地区已制定了一些重大防治措施,加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就是重要的举措。
“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温)能为建筑物供热、制冷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王秉忱表示,经计算,北京市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冬季供热潜力约为857万吨标煤,约可为7.21亿平方米建筑供暖。
“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地热具有资源量巨大、能源利用效率高、成本具有竞争性、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明显的优势。”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介绍,国内外实践证明,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为建筑物供热、制冷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与会的地热界专家纷纷提及成功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雄县模式”。据了解,雄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地区,该县地热集中供暖面积已占城区集中供暖的85%,覆盖县城80%以上的居民小区,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无烟城”。
对此,汪集旸认为,京津冀地区可以进一步完善、推广和提升“雄县模式”,在集中成片供暖的基础上,在新兴城镇中打造以地热为主的“绿色热网”,解决北方中、小新兴城市冬季供暖的问题,同时减少碳排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据勘查,河北省山前平原、山间盆地适宜水源热泵的开发利用,中东部平原适合水源、地源两种热泵的开发利用,滨海平原适合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山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适宜性较差。水源热泵适宜区面积3.9万平方千米,约占平原区总面积的50%、占全省面积的20.5%。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现有浅层地温能利用项目202个,建筑面积920多万平方米,其中利用水源热泵的占88.21%,以公共建筑为主。“京津冀三地总的来看存在一些共同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以解决。”王秉忱表示,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工程前期未进行浅层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价;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撑;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对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测,等等。
据悉,“京津冀地质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高层论坛”由河北省地质学会、北京地质学会、天津地质学会、石家庄经济学院共同主办,与会学者分别对京津冀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资源承载力、浅层地热能开发、气象与生态环境及灾害防御等多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地源热泵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
主办的《地源热泵》杂志即将迎来创刊100期(2014年12月),编辑部
将推出“《地源热泵》创刊100期特刊”,敬请关注!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