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杂志迎来了她的第100期刊物出版,这是中国地源热泵行业的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地源热泵》杂志是一个完全按市场模式运作的专业性期刊,她的诞生、成长和壮大见证了中国地源热泵行业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地源热泵》杂志的成功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研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产品和材料的生产厂商对于在中国开发和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高度热情和全力支持。在此喜庆的时刻,《地源热泵》杂志社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和行业同仁,向广大的读者和为刊物提供技术与信息的撰稿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中国的地源热泵技术开始是从欧洲和美国引进的,但是应用的规模发展迅速。据建设部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在建筑供热空调中应用地源热泵的建筑面积已达到2.4亿平方米。无论就应用的总体规模还是单个项目的规模,我国的地源热泵应用已经居于世界的首位,超过了美国和欧共体。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和施工在我国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除了为节能减排做出重要贡献外,还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就业。
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建筑供热空调中的应用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地下水源热泵技术,以颁布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为标志,2005年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从研发阶段正式进入市场,并逐渐成为地源热泵的主流技术。《地源热泵》杂志也在市场需求的呼唤下应运而生,2006年8月《地源热泵》杂志正式出版发行;其后,与之相配套的地源热泵网(www.dyrbw.com)也投入运行。《地源热泵》杂志自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传播与地源热泵技术有关的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和工程案例;报道国内外地源热泵产业信息;提供热泵空调企业的动态消息和行业专家对市场的分析。
在这些年中《地源热泵》杂志社也积极投身于与行业有关的各种大型展会和论坛。目前,《地源热泵》杂志及其附属网站——地源热泵网已成为国际制冷、空调、供热、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CIHE中国(北京)国际供热、通风及空调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展览会、法兰克福ISH中国(北京)国际供热空调、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中国(西安)国际供热供暖与空调热泵技术设备展览会等行业内领先的高端展会常年固定合作伙伴。自2009年起《地源热泵》杂志及地源热泵网每年承办一次高规格的“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目前已成功承办六届;其参会人数、会议规格、行业好评均创造了地源热泵行业同类会议中的最高水平,深受行业人士关注和欢迎。在第六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召开期间,《地源热泵》杂志和地源热泵网还联合承办了首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产品博览会,这是国内第一个全部以地源热泵行业产品、技术为主要展示的展览会。
在这些年中《地源热泵》杂志社也积极投身于与行业有关的各种大型展会和论坛。目前,《地源热泵》杂志及其附属网站——地源热泵网已成为国际制冷、空调、供热、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CIHE中国(北京)国际供热、通风及空调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房地产与建筑科技展览会、法兰克福ISH中国(北京)国际供热空调、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中国(西安)国际供热供暖与空调热泵技术设备展览会等行业内领先的高端展会常年固定合作伙伴。自2009年起《地源热泵》杂志及地源热泵网每年承办一次高规格的“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目前已成功承办六届;其参会人数、会议规格、行业好评均创造了地源热泵行业同类会议中的最高水平,深受行业人士关注和欢迎。在第六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召开期间,《地源热泵》杂志和地源热泵网还联合承办了首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产品博览会,这是国内第一个全部以地源热泵行业产品、技术为主要展示的展览会。
从技术层面上说,地源热泵的应用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以地下水源热泵为主进化为现在的以地埋管地源热泵为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首先是推动地源热泵应用的动因不完全相同,我国解决建筑冬季供热的传统方式主要是基于燃煤,这已成为我国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中国把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建筑供热领域的最重要动力是治理大气污染的紧迫需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涉及大量现场的施工作业,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也有利于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与国际上其他地区的应用不同,我国的地源热泵项目普遍趋于大型化,由此产生埋管用地紧张和地下冷热不平衡等独特的问题,需要有创新技术加以解决。
在看到我国地源热泵的技术发展和工程应用快速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对我们的不足之处给以足够的重视。现在的地源热泵应用,包括地下水系统和地埋管系统,仍有相当数量的不成功的案例,应该引起业内高度的重视。虽然我们在地源热泵系统的造价方面有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优势,但我国的地源热泵技术总体上还比较粗放,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技术标准和规范还不够完善。这主要是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热响应试验技术、钻孔回填技术、系统的验收和性能评价标准等都亟待强化;对已建成的系统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促进长期的监测和系统的总结。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规范的制定。只有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才能使行业不断健康成长,使地源热泵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地源热泵》杂志社将秉持我们一贯的愿景,愿意与全国地源热泵和相关行业的同仁共同努力,为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国的地源热泵事业不懈奋斗,为中国和世界的节能和环境保护大计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此2015年羊年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地源热泵》杂志编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祝各位行业同仁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地源热泵》杂志主编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方肇洪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