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创新节能标准化管理机制,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强化节能标准实施与监督,有效支撑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发挥标准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意见》提出节能标准化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节能标准有效实施与监督的工作体系,产业政策与节能标准的结合更加紧密,节能标准对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意见》强调坚持准入倒逼、标杆引领、创新驱动、共同治理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3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实施等。
《意见》要求,加大节能标准化科研支持力度,加快节能标准化人才培养步伐;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拓宽节能标准化资金投入渠道,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制度的基础,是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是化解产能过剩、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支撑。“十二五”以来,中国节能标准制修订步伐明显加快,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对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节能标准覆盖面不够、更新不及时、标准有效实施的工作体系不健全,制约了节能标准化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大力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
延伸阅读:
专家解读《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李爱仙。
能效“领跑者”指标将树立行业标杆
意见提出探索能效标杆转化机制,适时将能效“领跑者”指标纳入强制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
李爱仙解释说,能效“领跑者”指标是指同类型可比产品中能源效率领先的指标。
“意见提出能效标杆转化机制。”李爱仙说,能效“领跑者”制度将定期发布领跑能效指标,树立行业标杆。
意见提出能效标准中的能效限定值和能耗限额标准中的能耗限定值应至少淘汰20%左右的落后产品和落后产能。
目前,已发布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工业设备等领域65项强制性能效标准和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行业79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
据了解,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和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通过制定能耗限额标准,设定能耗限定值、新建准入值和能耗先进值,为淘汰落后产能、引导技术进步提供了技术依据。
李爱仙表示,将领跑指标纳入能效标准和能耗限额标准,一方面将领跑者制度的成果固化下来,另一方面可不断提高能效指标要求,引导企业追逐能效领跑者,形成推动用能产品和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形成覆盖重点领域的节能标准
意见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形成覆盖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标准体系。
“十二五”以来,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实施“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大力推进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
“工业是耗能大户,所以首先是要抓重点。”李爱仙分析说,针对主要产业领域完善涵盖节能设计,测试计量,分析评估和持续改进等各方面的节能标准。
目前,我国在节能领域已发布国家标准近300项,包括强制性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推荐性节能基础与管理标准。
李爱仙说,随着绿色消费、绿色建筑,智慧能源新业态等兴起,以及公共机构、交通运输等领域推进节能工作的需要,我国急需研制相关节能标准,健全体系。
李爱仙告诉记者,我国基本形成了节能标准体系,支撑了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能效对标、节能产品认证、能效标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动节能标准体系走出国门
意见提出推动节能标准国际化,扩大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国际市场份额。
“完善节能标准体系,还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李爱仙说。
据介绍,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节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节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先后担任相关节能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的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制定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
据了解,我国还积极参加了外部电源、微型计算机等领域能效标准的国际协调互认,电风扇、电饭锅、节能灯等产品的能效标准也已被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国家采用。
李爱仙说,意见将有利于积极探索中国能效标准走出去,支持我国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文/徐庆松)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