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北方不少地区难见蓝天,空气污染已成人们的“心肺之患”。“向雾霾说不”已经不是一个市、一个省的问题,而需要各地协同作战。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近日正式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
《规划》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3%;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退减率达到75%以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规划》首次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红线,给出了具体的浓度限值,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将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据监测,2014年,长三角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42微克/立方米。这也意味着,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水平将达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水平,雾霾污染大幅下降。
大气、水等环境质量的改善是目标,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则是着手点。据调查,2015年北京燃煤总量为1200万吨,其中包括300万至400万吨散煤。这些散烧煤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烟气直排,对大气污染严重。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从整个京津冀区域层面看,主要污染源肯定是燃煤。尤其是采暖季,无论北京还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污染主要体现燃煤特性。
2014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11.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中河北省高达88.6%。
为了遏制煤炭的消耗,实现PM2.5年均浓度控制的目标,《规划》不仅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的红线,还设定了资源消耗的上限。《规划》要求,2015年至2020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在限制煤炭消费量的同时,《规划》还强调了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规定2017年年底前,京津塘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
按照《规划》的目标,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地区基本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以及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北京市重点压缩水泥产能,控制炼油规模;天津市重点控制钢铁、水泥(熟料)产能;河北省重点淘汰10万千瓦以下非热电联产燃煤机组、水泥、平板玻璃等。可以预见的是,《规划》将为我国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领域的发展注入了一支新的强心剂。
(文/李禾)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