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而言,地球是个不折不扣的“高烧星球”。地球体积中99%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只有不到0.1%体积的温度低于100摄氏度。科学家一直在尝试开发地球内部“干热岩”的热能,作为替代煤和石油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55次学术会议上,科学家们报告了他们在地热能研究上的新发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透露,根据有关部门专家估算,我国干热岩资源潜力约为856万亿吨标煤,相当于2014年我国全年能源总消费的4040倍。
干热岩,是一种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热岩体,埋深在3至10公里之间,温度为150至400摄氏度,高温地热资源则主要来源于此。与之并列的是温度介于90至150摄氏度之间的中温地热资源和温度低于90摄氏度的低温地热资源。
多吉向记者介绍,高温地热资源发电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的技术难点集中在地热勘探上,包括深部精准物探、高温钻探以及地热资源评价等。
为什么形成、到哪里寻找、如何开发,成为近年来诸多地质学家围绕干热岩探索的基础科学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德威带领团队在广泛考察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特点后,提出了恒河盆地下地壳热流物质向北流入青藏高原而形成干热岩热源的观点。据此,李德威指出:“勘查干热岩应遵循9项准则,包括动态热源、高大地热流值、地震及其热灾害链时空结构、热泉与温泉发育以及一些特殊含义的构造地貌。”
根据我国地热专家们的调查研究分析显示,我国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地区,已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00多处。中低温地热资源则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和隆起山地的断裂带上。
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年开发利用量不足可开发利用量的2%。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地热发电一度位于国际领先水平。然而,近30年来,这项事业停滞不前。对此,多吉认为,除了科学技术研发不足以外,我国开发地热资源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缺乏统一立法,存在多头重复管理等问题。应尽快制定针对地热资源开发领域的优惠政策及统一的法律法规,推进碳汇交易,促进我国地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学家们期待,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政策环境的推动下,我国能在2030年实现干热岩发电商业化,2050年全国达到干热岩发电1500万千瓦,地热开发利用技术处在国际前列。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