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哈尔滨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迅速提高,总供热面积飞速增加,整体供热规模趋于大型化和复杂化。如何进一步做好供热工作,为广大市民营造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政协委员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市政协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召开月协商座谈会,就推进城市热网建设、提高集中供热水平等建言献策。
提高供热质量 加快推进供热热源联网建设
“近年来,哈尔滨市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空间用地得到拓展,但热负荷也随之急剧增长,这使得哈尔滨市供热热源不尽合理、新热源选址困难、能源结构单一等矛盾格外突出。”市政协常委、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罗辑认为,应在《哈尔滨市城市规划总体规划(2011—2020)》指导下,深入编制供热专项规划并及早批复实施,更好地发挥城市基础设施载体功能,科学指导城市供热工程建设。
罗辑建议,哈尔滨市应加快推进供热热源联网建设,在大热源间,如大唐热电厂与煤五供热厂、金山堡供热厂、华能热电厂之间联网;大热源与区域热源间,如华能热电厂与新阳供热厂、哈投太平供热厂与工大锅炉房、工程大学锅炉房之间联网,全面提升供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集中供热系统中将热经过换热站换热后,通过二次管网输送到用户。室内温度的高低与换热站的平稳、节能运行以及二次管网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市政协委员、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副部长张颖指出,这就导致了有些离供热站较远的用户室内供热不达标,离供热站较近的用户室内温度过高。
针对这一问题,张颖建议,管理建设单位应不断改进提升供热系统中换热站以及二次热网的基础建设、设备选型安装、运营维护和日常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管理,实行区域计量、经济核算、指标考评。应以天气气温变化为参考量,动态调节各换热站的供热量参数,确保冷热均衡。
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供热质量
城市集中供热是节能环保工程,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燃煤的热效率,提高供热质量,也可以对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哈尔滨市主城区有些区域仍然采取燃煤小锅炉供热,这种供热方式不仅影响供热质量,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张颖建议,应加大对分散供热的燃煤小锅炉的撤并力度,淘汰主城区2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
“分散供热锅炉能耗高、污染重,在节能减排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罗辑认为,逐渐规划建设中心区域的集中供热热源是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举措。他建议,在城市供热规划中应加大新能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内容,应积极开发和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加大新能源与集中供热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充分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污水处理厂水源热泵进行供热研究,在具备场地条件的小区开展地源热泵供热,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补充。
加强安全监管 增强供热系统抵御事故能力
城市供热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公益事业,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委员们建议,应加强供热安全监管,注重防范爆管隐患,制定完善供热应急预案,建立供热应急事件指挥协调、信息反馈、抢修处置系统,提高预警防范能力。
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崔崇威认为,应对现有管网全面进行改造和可靠性分析,从安全可靠性的角度建设一个比较健全的系统和管网,建立一套完善的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哈尔滨市供热系统整体抵御事故的能力。
“市场准入是供热行业监管的首要环节,必须科学制定标准,严格操作程序,把好市场准入关。”市民盟副主委、市政协常委姚书元建议,应加大监管力度,对供热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真正从源头解决问题。
姚书元建议,应完善公众咨询、监督机制,及时将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检查、监督、评价的结果和企业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应加强监管力度,设立24小时供热群众热线,接受群众监督、投诉。“在条件成熟时,可对供热企业实行供热保证金制度,对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供热企业,限时整改,经济处罚,必要时可取消其供热资格。”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