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催生百亿地热能市场

   2016-11-28 地源热泵网张一鸣3170
核心提示:如果进展顺利,两周后,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十三五规划就要结束征求意见,于12月中旬对外发布。参与规划撰写的人士向中国经济时
      如果进展顺利,两周后,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十三五”规划就要结束征求意见,于12月中旬对外发布。参与规划撰写的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十三五’期间,地热在可再生能源增幅中的占比将达到三分之一,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地热供暖的补贴政策。”

      这是地热能第一次被纳入到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在此之前,风能、太阳能分别被纳入到“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风能与纳入规划前相比增加670多倍,光伏发电增加100多倍。

      一个价值超过百亿元的市场蛋糕已经显现雏形,但要在“十三五”期间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加大勘察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上,要加强监管,特别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大热 

      多年酝酿后,一系列与地热相关的扶持政策有望出台,地热产业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在第24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6·中国地热国际论坛上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与相关部门协同,出台有关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地热供暖作为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支持政策,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的用地价格政策、地热发电上网的价格政策等,把地热供暖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市政工程、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给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根据示范项目进度,适时推动出台地热发电的上网电价政策。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地热开发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低成本电力,降低地热能供暖的成本。还将在完善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加强重大项目的管理、支持关键设备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做一些工作。

      这些政策红利或将在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十三五”规划出台后陆续释放,将有效改善中国地热能产业缺乏顶层设计的现状。

      201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地热能发展指导意见,并启动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十三五”规划,随后31个省市都提交了分省规划。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近期即将出台的规划结合了31个省市的规划内容,提出主要目标为“十三五”期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新增11亿平方米,到2020年累计达到了16亿平方米,替代标煤到2020年是721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到2020年是1.77亿吨。

      参与规划撰写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新的规划与“十二五”时期明显不同,不再是全面铺开进行地质评价,而是在重点地区做经济评价,并且将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投资一部分,企业参与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前期的勘探开发,支持参与勘探评价的企业优先获得地热资源特许经营资格,但勘探评价数据要纳入国家统一数据平台。

      虽然我国地热资源多、分布广、储量大,但开发利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地热供暖面积每年新增约1亿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全国浅层地热供暖已经达到3.92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制冷面积达到了1.02亿平方米,每年可替代约2200万吨标准煤,地热发电技术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直接利用结构上,正在从“热源”向“能源”转变,目前地源热泵供暖已达到58%,中深层地热供暖达到19%,而温泉洗浴仅占18%。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集?分析说,“十三五”期间如果有5%的供暖通过地热实现,蕴含的商机将超过百亿元。

      按照有关机构的估算,全球的地热资源是地球全部化石能源的数百倍,目前地热能在许多国家的能源供应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际地热能正在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技术进步加速、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正在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又一支骨干力量,中国的相关部门也将地热能纳入到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称之为一种现实并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

      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地热认识不足将阻碍产业发展,建议尽快开展全国性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有序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相关的监管制度也将不断完善。

      目前地热行业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地热尾水的回灌比例还比较低,在一些地区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参与“‘十三五’地热能发展规划”制定的人士透露,“十三五”期间,将按照因地制宜、节约开发、加强监管、注重环保来改善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问题,尤其是地热利用的热平衡、回灌技术、水处理等问题,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相关部门将加强地热能项目的技术规范和项目管理,使尾水回灌成为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硬性要求。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早期在河北省雄县采访时发现,由于当地一度无序开发,没有采取热水回灌技术,地下水位出现大幅下降,直到2009年,当地政府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统一开发,加强监管后,通过热水回灌技术使得水位开始回升,但如果采取热水回灌技术将会大幅增加成本。

      目前在地热能的使用上主要集中在供暖制冷和发电上,超过100摄氏度的地下水就具备发电条件,但在技术门槛上,发电比供暖和制冷更高。国际地热协会主席亚历山大·里克特指出,从2015年的数据看,55%的直接运用地热能源都是用热泵来提供能源,因此短期内用地热供暖可能会比这个生产电力更加重要。

      中国国家地热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指出,地热资源用来进行供暖和夏天制冷的潜力非常大,市场潜力也很好,发展速度将是最好的,而对于地热发电如果要是把技术更进一步完善,设计更进一步优化后,潜力也将大幅增加,可以作为分布式发电的一种方式。

      中国石化(5.140, 0.04, 0.78%)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开发企业,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向本报记者透露,将继续加大地热产业的开发,在十三五期间再造20座用地热能取暖的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面积和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李仰哲表示,在国家发布地热能发展指导意见以及雄县地热现场会以后,各级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主动会同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开展工作,形成了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正在以资源评价为基础,统筹规划为前提,积极有序地开展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地热能开发利用正在实现从点到面、从项目到产业的跨越。

      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主任孙永福认为,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成绩喜人,不仅直接利用规模持续稳定世界的第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等领域的一系列新的技术,并且也先后组织了有关的院士和专家治理攻克科技难题,带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lz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