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基本面因素,比如这些投资项目到底可以给中国带来哪些价值?项目本身是否具有战略意义?”Booker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他透露,根据近期与亚投行的交流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主要倾向于交通基建、清洁能源等行业,“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国企业扩大海外市场,在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领域,中国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可以向沿线国家输出。”
近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重要方向。
普华永道于2月1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核心基建项目及交易总额超过4930亿美元,涉及公用事业(2300.677, 5.34, 0.23%)、交通、电信、社会、建设、能源和环境等七大行业。其中,中国占投资总金额的三分之一。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基建行业主管合伙人Simon Booker在记者会表示:“去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速有所放缓,达到4.6%,仍然超出了新兴市场经济体3.6%的平均增速。在全球宏观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GDP增速达到了6.7%,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的经济表现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同时,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2月初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包括政府和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中国企业对相关61国的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正在打造产业集群式“走出去”的平台,与有意愿的沿线国家共建三类园区,包括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跨双方边境的经济合作区、中国境内边境合作区。其中,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一批重点园区已初具规模。去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
交通、能源为重点投资行业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监管环境发生变化,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更加关注项目本身的基本面因素,比如这些投资项目到底可以给中国带来哪些价值?项目本身是否具有战略意义?”Booker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他透露,根据近期与亚投行的交流显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主要倾向于交通基建、清洁能源等行业,“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国企业扩大海外市场,在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领域,中国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可以向沿线国家输出。”
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交通、能源及公用事业的单个项目规模节节攀升,至去年达到约15-20亿美元,相比之下,建筑、社会基建的单个项目规模仅为5亿美元左右。
“由于在这些国家投资的风险较大,尤其是政策风险,相应的交易成本也比较高。比如一家中国企业在某个沿线国家投资了一个电厂,但由于这个国家的能源部长发生了更替,整个能源行业引进外资的政策亦发生了变化。因此,投资者会倾向于选择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通常对这类项目当地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补贴优惠或者政策保证,从而适当降低风险。”普华永道香港企业融资部主管合伙人黄耀和表示。
商务部发言人孙继文则表示,“一带一路”有关投资合作项目,特别是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慢,但从长远看,对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投资呈现明显的集中性。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查美国企业研究所“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的数据显示,2013-2016年间,中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俄罗斯,投资总金额分别达到347.6美元、272亿美元、240亿美元。
沿线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
“目前中国一带一路投资主要还是依赖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境外机构,比如内保外贷,做境外的融资安排。另外,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对于‘一带一路’的支持力度比较强。我们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想利用境外商业银行的资金,尽管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比较低,但有些地方的资金成本比国内还低。此外,亚投行的总资本金1000亿美元,可能不能够真正解决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总融资缺口,但具备引导性的意义。”普华永道中国基础设施及大型项目融资服务总监陆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除上述融资方式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创新融资模式之一。“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PPP模式,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比如印尼,该国政府相关部门在若干年前就出台了一系列的PPP顶层设计,包括立法,他们和中国的做法也比较类似,比如PPP优先开发的一些政策等;还组建了引导基金,政府作为出资方去引导社会资本。另外东欧和哈萨克斯坦也在研究将PPP作为基建的融资手段。”陆遥说。
陆遥坦言,就国内来看,目前PPP模式的落地率较低,落地的项目中民资参与比例也较低。不过,从财政部第五期PPP季报来看,无论是落地比例还是民营资本参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政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起方,更加规范地去操作PPP项目,比如把补贴纳入中长期预算等举措,这都鼓励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他透露,此外,目前参与的社会资本大都是央企、国企,相比民企,他们具有融资能力强、成本低的优势。金融机构也关注到了这种不均衡的情况,有意把更多资源投放到民企当中去,降低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度。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何立峰1月14日公开表示,近期发改委会同多个部门建立“一带一路”PPP工作机制,在沿线国家推广PPP模式。这一创新既有利于存量项目,也有利于增量项目,加快推动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落地生根”,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