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趋势,加快把四川建成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四川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29亿吨标准煤。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规划期为2016—2020年。
根据《规划》,预计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2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约2.9%。水电、天然气、新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预计达到54%,比2015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在电力方面。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25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4720万千瓦。用电量年均增速4.4%,比“十二五”低1个百分点。在煤炭方面。预计“十三五”煤炭消费量年均下降3.7%,2020年原煤消费量7700万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3.9%,比2015年下降14个百分点。
《规划》要求,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举,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科技创新要取得新突破。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技术合作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能源技术装备研发中心。
《规划》强调,能源系统形态正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应新增用能将更多依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在新城镇、新农村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鼓励具有地热资源和稳定负荷需求的地区建设分布式地热能供暖(制冷)项目。还要鼓励工业园区应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热泵、工业余热余压利用等综合能源利用技术。
《规划》还提出,四川省“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和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工程,重点在城市交通、工商业等领域实施以电代油、以电代煤。工业领域积极推进燃煤锅炉“煤改电”,开展电蓄冷蓄热,逐步扩大工业电能替代范围,稳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改善城镇与农村用能方式,在城镇、乡村等散煤消耗区域鼓励“煤改电”,积极推进民用和工业“煤改气”工程。(文/甘祠祠)
延伸阅读:
四川省发布“十三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引导培育和发展壮大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省政府日前印发了《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未来四川省将实施一批市场培育重大示范工程,包括以节能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为代表的节能环保等重大应用示范工程。
《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四川省科学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等节能设备。提高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积极发展适应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需求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大力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发展大型垃圾焚烧成套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和垃圾填埋渗滤处理技术与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回收利用技术与设备等。研究扩大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环保材料和环保试剂等环保产品。
下一步,四川省将结合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推广高效锅炉,实施燃煤锅炉“以大代小”节能技术改造,开展烟气高效脱硫、除尘改造,积极开展低氮燃烧技术改造示范,扩大省内高效清洁锅炉等设备推广应用。另外,实施节能城市、园区(产业基地)和企业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内四川省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生产等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发展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环保泵阀装备等节能环保装备。
在《规划》指引下,四川省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新型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微电网技术的产业化,重点发展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装备,打造西部领先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将四川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文/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