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系列报道(四)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十三五”的能源规划把地热能作为一个单独的、很重要的能源品种进行规划,而且从中央层面进行了文件发布,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意义非常重大。以供暖为例,必须充分调动企业、政府、居民三方的积极性,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政府积极引导、保证居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为完成目标奠定基础。
地热供暖现实可行且极具竞争力。地热供暖运行成本很低,是地热资源比较理想的开发利用模式。未来,地热供暖将在推进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地区将会“大放光彩”。
《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里初步估算可拉动投资2600亿元,除地热发电的贡献400亿元外,地热供暖(制冷)就是2200亿元的市场蛋糕,这不是哪一家能够通吃的,需要广大的央企、国企、民企通力合作,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有序增长和规范化运行。
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的,但注定会经历相当长的过程。曾经的石油峰值论、能源代际演变的事实,都验证这一点。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需要大力发展,但是希望很短时期内一蹴而就,替代化石能源,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明确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定位,在实施路线图的时候预留位置、保证空间,但不应希望“十三五”末达到很高比例。
说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前提是实现“取热不取水”、“地热尾水100%回灌”。当下迫在眉睫的是加快制定回灌标准,规范地热开发,确保地热尾水100%回灌。同时,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水平,地热发电有地域的限制。尽管地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各地的品位、温度不一。所以如何解决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是长期要面对的挑战。
地热能产业只是能源行业的一个薄利、微利的细分领域,这意味着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它不是最赚钱的行业。但是从建设美丽中国、改善大气质量、解决雾霾的问题角度来说,这是国企央企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但是光靠央企和国企力量还是有限,为了调动社会各界全方位的参与,还需国家牵头组织地热资源查勘,摸清家底。
责编: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