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连营:培育弘扬工匠精神 做强地源热泵产业

   2017-12-19 地源热泵网13590
核心提示:市场竞争倒逼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时代发展也呼唤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只有真正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职业文明、行业文化,地源热泵行业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胡连营

      自从“工匠精神”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媒体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相关解读,普遍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与耐心、坚持、专注、专业、严谨、敬业、创新等优秀品质相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成就了发展奇迹,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制造”由量变向质变的提升。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产品质量与品质,以环境、资源、低廉的人工成本为代价拉动发展,造成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同时,由于各种制度漏洞和套利机会的大量存在,加上过分追求高性价比观念的影响,导致浮躁心理、短视行为也很泛滥。

      企业为了逐利与生存,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盛行,其背后则常常伴随着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久而久之,形成表面物美价廉,实则劣胜优汰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社会氛围中,工匠精神并没有消失过,但几乎变成了“隐者”,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速度为王的发展理念可以支撑短时做大,却很难支撑长期做强。如果说在原始积累阶段,野蛮生长的状态难以避免,那么进入经济新常态后,精益求精的追求则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因此,随着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的到来,众多有识之士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然,工匠精神的热议中,也出现一些非主流声音。这倒提醒我们要进行深入思考,尽量避免对工匠精神的片面理解与过度解读。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仅需要加强宣传培训,也不仅仅需要各种层次的制度设计,最终需要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有人认为工匠精神是“德”而不是“才”,难以把握和实现。但无论是“德”是“才”,制度与文化的导向非常关键。虽然产品制造与创造最终要靠工人来实现,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加强职业培训与教育等等也非常必要,但是制造业版本的升级并非靠大批“工匠”就可以完成。仅就企业微观层面而言,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全员努力。工匠精神应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相对来说,企业决策者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更为重要的角色。

      与中国经济发展状态类似,地源热泵发展也逐渐从快速爆发向理性发展回归,但短板依然存在。地源热泵发展的主要环节上,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些问题。

      技术环节上,土壤热传导机理研究和地下水回灌技术仍需完善,地下换热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与评估不足;不重视热负荷不平衡等问题,或者解决方案不完善;重视机组性能但忽视系统性能,系统应用模式简单、僵化,多元化系统模式研发欠缺。

      产品环节上,机组具有一定的标准化和系列化,但产品通用性较强而针对性不足,缺乏个性化;品牌林立,但品牌影响力优势不明显。
推广环节上,宣传夸大其词,只讲好处,回避风险;注重卖产品,不注重系统服务;为争取项目补贴,硬性上马;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进行低价位的恶性竞争。

      应用环节上,方案论证粗放,设计不规范,迎合业主;施工管理不严格,施工质量粗糙;系统运行能效低下;大部分工程没有建立地下水和岩土监测系统,缺乏相应的长期监控制度和手段。

      监管环节上,缺乏市场监督机制,监管工作还不能到位;资质评价体系与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项目承担单位鱼龙混杂,缺少专业背景与资质的企业纷纷涌入,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

      上述不少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一方面反映出问题存在复杂性,难以短时克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浮躁与短视。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源热泵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外界对地源热泵行业的误解。整体上,地源热泵目前还处在低级竞争的丛林状态,面临着调整与优化。冷静地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一些耐心与坚持,多一些专注与专业,多一些严谨与创新,是补短板、上层次的必由之路。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其强大的隐形力量,提升地源热泵的产品与服务品质,是一种“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重视工人个体价值那样简单,需要从业人员、相关企业的追求与落实,也需要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的支持与管理。不同层面应该立足本位,共同努力。

      员工层面,要干一行爱一行,提高职业资格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服务意识。

      企业层面,要以人为本,强化精品与创新意识,成立企业研发中心或技术中心,强化新产品技术研发,开发多元化系统模式,不断积累技术优势;严格技术标准,适当建立产品系列,细分产品,提高人性化;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创新多种商业模式,由产品销售型向节能服务型转变,避免机组与系统运作脱节,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因地制宜推广产品与系统,强化论证、设计、施工、监测、维修等环节的管理。

      行业层面,要完善行业组织建设与管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充实专业能力、明确产业链定位,提升行业整体实力;积极协助或参与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完善,组织职业培训,组织技术交流,组织产学研联合研发攻关,组织项目评审验收等工作;适当搞一些高级技能人才和精品工程的评选,建立严密的评选机制与流程,避免流于形式。

      政府层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完善补贴机制,规范地源热泵市场;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资质审核评价体系,实行专业技能认证制度;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防止劣企驱逐优企,严格限制工程转包;改善工程项目招标机制,强化产品与系统品质评价,兼顾性价比评价,提高可操作性;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监察机制,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项目全程监管制度,强化工程质量监督,建立项目运行报告和检查制度,强化地下换热系统的运行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

      市场竞争倒逼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时代发展也呼唤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只有真正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职业文明、行业文化,地源热泵行业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责编:lgw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