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北方地区散煤治理、清洁取暖改造依然在推进中,但居民可承受能力却是绕不开的坎儿。清洁取暖要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作为优质能源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支出。目前来看,清洁取暖成本偏高。清洁取暖涉及取暖设施购置、配套管网和电网建设改造、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前期建设投入较大。据初步测算,实施煤改气取暖用户,每户配套天然气管网投资约5000元,户内燃气壁挂炉及其他设备投资约6000元;实施煤改电取暖用户,每户配电网改造投资约15000元—20000元,户内电暖器等设备投资约6000元。同时,清洁取暖运行成本普遍高于燃煤取暖,天然气和电能取暖成本是燃煤的2—3倍,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取暖运行成本更高,很难同时保证清洁供暖企业盈利和居民普遍可承受。
虽然,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取暖方式以及相关消费的心理预期逐步提高,但对取暖成本的承受能力仍有限,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使得散煤治理、清洁取暖推进更多地依靠补贴。去年,山东省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户均财政补贴在5000元—8000元。这种对补贴的严重依赖也困扰着清洁能源替代的可持续性。
清洁取暖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选择适合当地特点并能让各方承受的清洁取暖方式就成了关键,一定要考虑能够缓解居民、政府、企业三方的压力,让居民可承受、企业有利益,政府压力小,否则就难以持续。
因此,各地在选择清洁取暖方式时一定要务实,全盘考量决策,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等前提条件,根据自身特点,科学评估,精准施策。
责编:w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