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主管的《经济参考报》刊文《农村基建启幕 规模或超四万亿》,文章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报道了当前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正在酝酿农村基建重点“施工图”。据业内估计,2018至2020年,农村基建规模或将达到4.52万亿元。
记者获悉,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正在酝酿农村基建重点“施工图”,地方层面也将加大投资力度,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建将重点推进。
《经济参考报》援引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预计,根据农村基建发展重点以及各部委“十三五”规划中对应部分未完成的情况,2018至2020年,乡村基建规模或将达到4.52万亿元。
2018年9月26日公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这是我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其中,交通物流、农村水利、能源供给、信息化基础等将成为农村基建的重头戏。
《经济参考报》的报道指出:交通物流设施建设方面,将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实施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
能源方面,将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信息化建设方面,将加快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已成为当前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发力点,农村基建作为短板中的短板,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工程。
“要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这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对“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明确指出的。
《规划》还指出,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中小城镇及农村浅层地热能推广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未来地源热泵的发展应向农村走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王贵玲研究员认为,“城市浅层地热能的利用难度比较大的,集中利用的问题多。现在农村大量用的依然是散煤,燃烧造成的雾霾仍旧比较严重,所以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今后的浅层地热能利用市场是比较旺盛的。”
目前,交通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将于近期印发。工信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551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区域水能、太阳能等资源,共同推动打造新能源“示范村”、新能源“示范镇”。
庞大的农村基建投资计划,钱从哪里来?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财政保障、金融支农、社会资本将成为三大资金来源。
王贵玲告诉记者,“企业也应大量的走向农村去。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供暖和华北地区的农村地区的供暖问题。”另外,温室大棚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用很多,利用热泵技术,能更好的解决温室温度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建筑用能迅速增加,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
(注:本文根据《地源热泵》杂志、《经济参考报》综合报道)
责编: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