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结合,交汇新能源
——对话英豪阳光(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李朋义售后经理
从主营太阳能业务到积极拓展地源热泵市场,英豪阳光(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依靠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不断加深和拓展清洁能源领域。前不久,在武汉召开的“2018地源热泵及地热能机房运维和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学习期间,来自英豪阳光(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售后经理李朋义接受了地热能网记者的采访。
作为行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李朋义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年来自己对地源热泵行业发展的体会,并对行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期间,他还向记者着重介绍了公司研发推出的将“天”与“地”结合交汇出的清洁能源区域供热方案——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源热泵系统,并已实施了诸多典型样板工程。他表示,跨季节储热技术具有无排放、节能、环保的特点,可有效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城市的采暖问题。李朋义经理他对地源热泵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以下为采访实录。
从“太阳能”到“地源热泵”领域拓展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下贵公司的核心业务有哪些?最初你是怎么加入到地源热泵行业的?
李朋义:英豪阳光(北京)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 年,是一家集科研、制造、应用、营销、贸易、投资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公司隶属于天普集团。业务涵盖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采暖/ 制冷系统、光伏电力系统、区域能源系统等,公司致力于建设多元化的、具有特色的国内一流新能源公司,为社会奉献更多的清洁能源。
我本人是从2014年入职到地源热泵事业部,前期负责施工、后期做一些运维工作,期间还参与了部分设计。公司原来是做太阳能业务的,从2012年开始转型,拓展地源热泵新能源这一市场。我们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解决地源热泵热平衡问题,更好的与太阳能前期相结合。
记者:当时是基于怎样的想法,公司的业务开始由“太阳能”向“地源热泵”领域拓展?
李朋义:当时公司最开始做的就是新能源,主要是清洁能源。在零几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触地源热泵了,当时几个人做研发,在2012年有一个项目契机,然后我们就成立了地源热泵事业部,事业部先后完成了项目整体勘察、方案设计等内容,最后报到公司领导,再由公司报到大兴区政府,然后开始做这个项目。
当时我们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发现地源热泵有热失衡问题,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越往北越严重。当时我们做太阳能,就想着把太阳能和地源热泵这两方面优势互补下,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
天普集团在2014年-2015年,北京煤改电地区总共营业额是25亿元。我们英豪阳光主要是做工程,不参与“煤改电”,单独工程方面我们在2015年营业额做到了8000万元。
跨季节储热技术,服务百姓冷暖
记者:贵公司最开始做的第一个“太阳能+地源热泵”项目,你还有印象吗?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下?
李朋义:我们公司属于北京大兴区,大兴区的地源热泵是从2012年开始的,由于政府“煤改电”清洁能源推广提上来,我们主要跟政府合作。最开始我们做的第一个大项目是能源互补: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源热泵互补项目,这个项目是2008年在大兴区刘家铺村做的,一共是240户,每一户一个系统,当时是政府全部买单,老百姓不用掏钱。所有的设计、还有机组、售后,全是我们公司自己完成的。这个项目为后续“北京煤改电”工作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示范。
随后在2013年、2014年,我们跟大兴教委合作,先后总共完成20所中小学“煤改电”清洁供暖项目,全部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室内是风盘+太阳能,这是我们主推的项目,做的很成功。
记者:“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源热泵系统”这是一套怎样的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李朋义:“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源热泵系统”可实现冬季采暖、夏季制冷、日常生活热水三大功能,该系统结合了我国北方地区用热特点,将太阳能光热技术、浅层地源热技术和土壤储热技术有效地融合的一种新型清洁采暖解决方案,很好地达到土壤的冷热平衡,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可有效解决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城市的采暖问题。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热源来自于土壤及太阳能,以此外界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尤其在高寒地区其稳定可靠性远超其他常规热泵技术。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技术为多能互补系统,相对于单一土壤源热泵或者太阳能供热更稳定可靠。太阳能补热系统可有效解决冬夏季冷热不平衡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并实现效益最大化。
这套系统因热源来自太阳能和土壤源,实现太阳能储热与高效热泵系统结合,系统运行费用低。项目交付用户,用户接受程度高,政府后续财政补贴压力也小。另外,该系统可分户独立供热,一键启动,全自动运行,操作简单。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地源热泵系统”荣获了《北京市2018年节能低碳技术推荐目录》、河北省建设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大兴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1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京津冀协同创新优秀奖、第11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入围奖等多项荣誉。
技术领航,树立精品样板工程
记者:目前公司实施了哪些成功应用案例?经济效益如何?请举几个案例给我们介绍下。
李朋义:“跨季节储热技术”已在公共机构建筑、商业建筑、城镇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我介绍几个北京地区学校应用的案例:大兴区凤河营中学采暖工程、辛店小学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通州马房小学跨季节采暖工程、辛店幼儿园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采育三小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大皮营小学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太子务小学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朱庄小学跨季节储热采暖工程等采用了跨季节储热技术。
以大兴区凤河营中学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089平方米,包括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等。本项目于2014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改造前为小型燃煤暖气锅炉带暖气片采暖,室内温度在10℃左右。改造后,太阳能及热泵机组代替了原有的燃煤锅炉,室内环境也更加美观简洁。项目采用跨季节储热系统后,第一年运行费用平均25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平均18元/㎡,第四年16元/㎡,全天恒温为21~22℃。改造前燃煤锅炉采暖季用电量费用为50~53元/㎡。
北京延庆王家堡村“太阳能光热+土壤蓄热+土壤源热泵”供暖系统于2017年11月投运,由村委会管理运营,供暖面积19000㎡。该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泵机房系统、室外地源换热系统、室内末端系统。采暖季电费单位取暖面积运行费用为 25元/m2,由村委会通过热计量表数据和核算的单价收取采暖费。
记者:你认为地源热泵采暖系统在北方冬季供暖应用中是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李朋义:地源热泵采暖系统冬季采暖用能量远大于夏季制冷,长期运行会造成土壤热量失衡,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我们公司正在研究地源热泵热失衡的修复,同太阳能研究结合起来。
现在北方市场,尤其是北京、河北,好多商用小区只在冬季使用,我们了解到,采暖一般4个多月,因为采暖不受政府的调控,11月就启动供暖了,热失衡比较严重,一般6至7年,几乎就不能开机了,行业内部大家也都了解这个情况。
正视问题 找准差距 谋求发展
记者:结合你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谈,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李朋义:目前遇到的专业问题是各个厂家的压缩机、还有热泵机组,感觉越小的机组报警会比较频繁,主要是压气排气过高。另外还有,由于各个厂家机组型号不同,所给出的具体参数并不统一,而且现在每个厂家的算法也不太一样。“厂规”就是因人而异,每一个厂家跟每一个厂家不一样,现在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解决。
现在遇到的一些问题都是凭经验,没有一个具体的“公式”,就是教学化的东西。另外,比如“煤改电”应用的板换,我们遇到好多板换击穿,这个可能跟板换质量有问题,还有控制上可能也有问题。
记者:作为地源热泵行业的一线工作者,你在工作中有哪些切身的体会或感受?
李朋义:我们国内做的一些产品或服务,跟国外相比在细节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起码是不够完善的。国外做的东西从控制上到一些报警,再到使用,做的都很完善,而且国外的机器可以说能够达到自动化了,咱们的设备还不行。
举例来说,我们国内的机器只是提供一个报警,具体什么原因不说。但我们参观挪威机器,报警后会给你几个条码,提示你其中哪一项发生问题可能性最大,即使你不懂,可以报到维修站也会指导你完成,这样来看在售后运维能解决一个很大问题。关于系统远程操控,我曾经见到过两种:第一种是提示;第二种是可以远程监控有一个APP,可以连线,远程诊断。我们国内现在虽有这套系统,但并不完善,跟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抢抓市场机遇,发展前景可期
记者:您对未来地源热泵行业发展趋势有何预判?
李朋义:清洁采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实现百姓过上小康生活,老百姓对供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郊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无法实现天然气供应或热力管网覆盖,这给地源热泵行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另外,从建筑供热发展趋势看,区域供热及独立采暖正在成为主流,尤其是在二三线新城,这为地源热泵行业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美丽乡村,以北京延庆为例,这里农村盖的别墅大概有200平左右,对于冷暖一体化、包括以后的中央热水,要求都会很高。延庆冬奥会,开设的一些民宿,对于能源问题,不让烧煤,地源热泵将成为首选之一。总体来说,地源热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责编: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