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盟东亚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东亚地区常规与新型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创新建议和效益评估”报告。该报告详细地调查了中国、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以及越南等东亚国家的地热资源发电、直接利用以及地源热泵发展的技术、社会、政策、法律以及财政阻碍,同时也对以上方式地热资源利用的效益进行了评估。
各个国家的预期效益有所不同,在地热发电机容量因子(所谓容量因子,指发电机实际运转后的发电量,除以发电容量乘上运转时间计算出来的理论最大发电量,所除出来的比率)达到70%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可以节省2320亿桶石油,减少碳排放1.29亿吨,并可提供15000个就业岗位。
在菲律宾、日本、中国以及韩国等国,潜在的净效益规模相似。在上述提到的五类阻碍中,中国主要存在着政策阻碍,缺乏有效地经济政策补贴。技术难点(缺乏专业人才知识储备)和政策阻碍(缺乏有效地政策补贴)在印度尼西亚占主导地位,而在菲律宾财政阻碍(包括前期勘探投入高和后期电量售价低)占主导地位。在日本,地热能直接利用和地源热泵开发存在着较大地社会阻碍(包括法律机制不完善、公众接受度低以及环保问题)。
该报告建议各国立即采取以下三方面政策措施:一是详细地阐明国家在地热发电利用各阶段应提供的具体激励政策;二是针对地热、直接利用以及地源热泵的财税政策不应一锤定音,而是需要基于已发布的政策和与开发商协商后进行不断地调整;三是资源开发手段与技术的匮乏往往是由于对储层条件的认知落后,建议增加研发投入。
针对如何扫清地热开发五大阻碍,报告从技术、社会、政策、法规以及财政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建议。在技术层面,倡导以政府参与为主导,开采中深层地热资源和低温地热资源;在社会层面,政府要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公众接受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政策方面,成立支撑机构,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攻关目标;在经济方面,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能源需求占比、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法规方面,建立健全的地热开采法律法规。
另外,报告从当地经济、当地发展和福利、环保、国家能源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地热开发效益评估。结果表明开发地热带来的直接效益非常明显,包括提升发电量、减少碳排放、增加就业岗位以及减少占地面积等。
责编: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