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供暖季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这得益于多地实施清洁供暖工程,以及取暖先进模式的不断涌现。3月8日,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暖峰会暨山西省“太阳能”多能互补技术交流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清洁能源供暖的技术成果,旨在向全国更好地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及多种清洁能源集成互补应用模式、案例、示范项目及经验。
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坚定推进煤炭行业走“减”“优”“绿”之路。冬季供暖方面,经过几年实践,各地在供暖季应用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清洁取暖模式,比如煤改电空气源热泵和“石墨烯碳晶暖墙”高效供暖、干热岩清洁供暖、瓦斯发电余热供暖等,这些模式的应用和逐渐成熟,将为山西省下一步清洁取暖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因地制宜操作便捷
“煤改电”采用“石墨烯碳晶暖墙”试点推行
2018年采暖季,汾阳市在鼓楼北社区试点“煤改电”。针对居民院子狭小、居住房屋少等特点,试点推行了“石墨烯碳晶暖墙”设备。相对于其他地区“煤改电”采用的“空气源热泵”电采暖设备,“石墨烯碳晶暖墙”不需要外设挂机,直接在室内挂上暖墙便可,更适合空间局促的大杂院居民。
去年底,鼓楼北社区首批101户“煤改电”试行用户正式通电供暖,居民普遍反映电采暖方便又干净。当来到鼓楼北社区“煤改电”试行户张福汉家,90岁高龄的张老汉拉着记者的手满怀欣喜地道出这“改革”的益处:“这比以前烧煤方便多了,我一下便能学会使用:这是调节设备温度的,那是调节室温的。以前烧煤的时候,孩子们每天都得专门跑几趟来帮我看火、掏炉灰。现在省事了,‘石墨烯碳晶暖墙’传热快,我这一按开关就来暖了,非常便利。我们院子里9户人家,就有8户用了这个,大家都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国家和山西省分别下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在前两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煤改电”范围,全力推动环境治理工作。2018年,我省共新增加6.26万户“煤改电”用户,范围包括太原、阳泉、长治、晋城4座已改造城市和晋中、吕梁、临汾、运城4座新开辟城市。过去一年,我省共完成80万户煤改电、煤改气和集中供热改造任务,全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近70%,城市(含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超过90%。太原、阳泉、长治等城市划定禁煤区,全面完成城市散煤清零任务。
与此同时,我省着力破除能源体制机制束缚,开展煤改电居民采暖用电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化交易试点,去年全年完成交易电量3.5亿千瓦时,占煤改电用户用电量的90%以上。大同灵丘30万千瓦风电供暖试点示范项目一期10万千瓦供热站建成投产,实现了从燃煤送暖到风电送暖的重大转变。
就地取材新型能源
干热岩带你感受来自地下4000米的温暖
位于省城万柏林区的汇豪华彩国际大厦,内部采暖系统全部采用干热岩系统供暖。走进该建筑物室内看不到任何传统供暖设备,室温却能保持在24℃左右,去年采暖季记者采访此处时就感受过这种神奇的供暖方式。
技术人员向记者解释,干热岩这种供暖、制冷发电的新能源,是一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能源,国际上早有应用。实际上,这种热源离我们很近,脚下几千米深处的岩石,都是热源。这种新兴地热资源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上,用其供热属于分布式能源,不需要建设热源厂和开挖、铺设大量的热力管网,场地选择灵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干热岩供暖就是利用地层每下降100米温度大约提高3℃的规律,在建筑物建设红线内,利用钻机向地下2000米至4000米高温岩层钻孔,在直径大约200mm钻孔中,安装一种密闭的管道式金属管。干热岩供热项目目前已为太原市万柏林区长兴街的汇豪商贸城、汇豪教育基地、泰古城小区等提供服务,通过热载体和介质传热将地下深层热能导出,并通过专用的热转换设备系统向地面建筑供热。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是我省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我省大力推进煤层气、风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突破30%,光伏领跑者发电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氢能产业加快布局,全省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实现了由单一煤电向光伏、风电等多轮驱动转变。
山西省社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侯晓斌认为,清洁能源采暖的进一步实施,必须调动各方的力量。首先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性,鼓励新型能源供暖发展。同时鼓励发展传统能源替代项目,对居民相关改造进行适当财政补贴,提高用户的积极性。此外,加强产品技术研发,对于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有针对性地推广,帮助论证清洁能源供暖的经济性和稳定性优势,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使此项替代工程真正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责编: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