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昨天正式发布。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2018年我国全面落实“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相当于中国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碳排放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机构改革之后,生态环境部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能。目前我国减缓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推进,持续落实“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碳排放强度保持持续下降,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3%。
赵英民坦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取得这些成绩背后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散煤替代、关停“散乱污”企业等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提高能效、推进各地低碳转型,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艰辛。2018年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约4%,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
同时,我国已有序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适应工作和减排同样重要,农业、水资源、森林、海洋、人体健康、防灾减灾等领域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继续深化,中国还参与发起了全球适应委员会,积极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6.7%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支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实《可再生能源促进法》,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规划和产业政策体系,稳步推进水电领域各项工作,继续保持风电平稳有序发展,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推进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协调解决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38.3%。其中,水电装机3.5亿千瓦,风电装机1.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5%、12.4%、34%、20.7%。从数字可以看出来,2018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9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的26.7%。其中,水电1.2万亿千瓦时,风电3660亿千瓦时,光伏发电1775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906亿千瓦时。随着《可再生能源促进法》的深入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正在日益显现。
100%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承诺
赵英民介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立足国情,百分之百落实自己的承诺,积极建设性地推进气候多边进程。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一系列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这些目标是基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现实国情经过科学论证确定的,既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反映了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情能力。
在“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将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及其实施细则确定的全球气候治理的框架和原则,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中国将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的精神,按时通报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以及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准备采取的政策措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