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刘宝增、周洪宇、韩峰、吴永利,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王建明、南存辉等代表委员围绕地热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 优化能源供给格局”、“我国地热发电产业急需政策支持”、“完善地热资源开发管理制度,降低地热利用成本”等诸多意见建议,这在地热领域引起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我们推出“学习两会进行时”专栏,邀请业界专家领导畅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地热”的议案、提案内容及2021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地热博士后赵源:
落实地热行业促进政策 健全产业市场管理机制
我国1970年在广东省丰顺县建成了第一座地热试验电站,后续又有羊八井、羊易等地热电站陆续投运,但五十余年地热发电一直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由于鼓励性政策缺失导致经济效益差,以及某些关键技术还未突破。在地热供暖方面,近年来,浅层地热能利用快速发展,水热型地热能利用持续增长,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虽然国家已经针对地热能开发利用颁布了相关政策,然而大多属于宏观性政策,没有细化条款,不少指导方案缺乏可操作性,未明确相关财务、税收与激励管理机制。
为了解决地热产业发展需要与政策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健全地热产业政策体系、降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成本给出提案,显示出社会各界对地热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随着30·60碳中和背景下清洁用能、清洁取暖等工作的不断推进,为满足国内各地能源转型需求,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地热产业促进政策,针对地热开发利用工作制定可行的制度与发展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健全地热产业市场管理机制,为地热利用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产业补贴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刘宝增、吴永利指出在政策引领的基础上,需要加强技术攻关,实现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实现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所在。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需要瞄准高效换热、中低温发电、梯级综合利用、防腐防垢、保温和砂岩经济回灌等关键方向,抓住数字化、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热产业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我国地热能的利用水平和地热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责编:d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