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集旸院士谈地源热泵科学发展之道

   2022-08-24 2850
核心提示:[摘要]:谈及未来,汪院士有着自己的想法。汪院士希望一方面可以跟自己的学生一起进一步提高地热学理论和应用各个领域的科学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在浅层地热能已经取得很好的基础之上如何更上一层楼,为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汪集旸院士谈地源热泵科学发展之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
 [摘要]:谈及未来,汪院士有着自己的想法。汪院士希望一方面可以跟自己的学生一起进一步提高地热学理论和应用各个领域的科学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在浅层地热能已经取得很好的基础之上如何更上一层楼,为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汪集旸院士谈地源热泵科学发展之道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了备受全球关注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两次大会的先后召开,给中国和世界传达了同一个声音——让蓝天白云常伴我们左右!伴随着催人奋进的号角,《地源热泵》杂志记者日前走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汪集旸院士。访谈中,汪院士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行业科学发展、企业结盟共赢等多角度分析了地源热泵行业发展方向,并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顶层设计,加快绿色转型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这是前不久确定的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理念。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我搞了大半辈子地热,每当人们提到新能源,就会想到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然后就一个‘等’字结束了,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就全部‘等’在里面了,老觉得有点儿不服气!”汪院士欣慰的说,现在总算把地热能拿出来跟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平起平坐了。

      汪院士向记者表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事业,这有助于促进地源热泵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业界来讲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地源热泵主要用的是地下浅层的地热能,从地表开始到地下200米左右,它对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2015年除了有备受国人关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外,年底在巴黎召开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达成的协定向全球传递出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

      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巴黎气候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在中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有详细表述: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地热能利用规模达到5000万吨标准煤。

      “巴黎气候大会协定的签订,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汪院士在点评中对此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
毋庸置疑,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的协定为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与其说巴黎气候大会协定的达成是对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个约束,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则可以说是对中国绿色建设的指引。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对于未来,汪集旸院士认为地源热泵等低碳环保技术发展的步伐要想更快、更稳一些,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靠科技引领。地源热泵技术虽然看起来在国内、国外都很成熟,但这个行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汪院士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曾参加过不少次大大小小会议和论坛,就在他每每跟同行业的人员聊起来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往往一个项目在发展之初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两三年以后就会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汪院士指出,地源热泵供热既然用的是地下的热能,就应该先搞清楚地下的情况,比如地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岩石,什么样的土层,它的岩石热物理性质怎么样,它的热容量、导热性、热扩散率怎么样,它到底能够出多少热量?这些数据都要弄清楚。

      汪院士接着说,经过一系列数据的汇总,接下来暖通人员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但是,往往有些企业偏偏喜欢走捷径,“在做工程之前这些参数或者根本没有做,或者做得很少,甚至有的从书本上摘抄一些文献值,为了省钱、省时间而简化了这些必要的步骤,工程最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汪院士还强调,每个地方的水土、岩层、地质条件都不同,不管是哪一个地源热泵项目必须要认真对待,结合实际来做。

      汪院士还表示,各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比如怎样提高地源热泵的换热和传热效率。前不久他听说有一家企业想要把换热、传热效率提高五倍到十倍,这就不得了了,这是件非常给力的事情,比如说原计划要打10个孔才够的项目,现在只要打1-2个孔就可以达到目的。“科技引领是重中之重”,汪院士说,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建立起专门的研发队伍,有的还专门成立了研究院。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提倡。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或实施相应优惠扶持政策的大环境下,企业也应该下决心拿出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来作科技创新工作”。汪院士强调,市场发展机遇很大,只有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才能抓住这一大好机遇。

      结盟而行,携手共创双赢

      针对新常态下,企业该如何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汪院士告诉记者,“我们一定要加强协作,抱团取暖,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顺应整个发展的大环境。另外,地源热泵技术是集合了多个学科领域共同组合而成的,“地上”和“地下”部分一定要紧密结合,只侧重某一部分和某一环节是无法做到权威认证的。”

      此外,汪院士还表示,“大家也不要因为这个蛋糕(市场)很大就都想过来抢一份,从而扰乱整个市场秩序。”面对当前的利好局势,更需要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方式来进行工作。“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但是,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破坏整个市场环境,打乱它应具有的良好秩序。

      说到这里,汪院士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香港遇到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在与朋友闲聊时谈起香港的海鲜货市场,一位香港朋友告诉他若要买到真正好的海鲜产品,必须到上环的某条街去,这条街从创建之初就有明文规定,在这里做生意的商贩必须诚信,一旦发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便会被驱逐出市场。通过这件小事,汪院士希望地源热泵行业也应该建立严格的行业规则,以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秩序。

      汪院士还向记者介绍了在2015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预备大会。“我是建立‘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的倡导者之一,其目的一是为了让大家抱团取暖,人多力量大;二是为了规范产业行为,建立行规。地源热泵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规模也不算大。但现在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对它的发展很有利,期望值也很高,所以我们要在行业里立行规、守秩序,共同快速发展。”汪院士说。

      此外,汪院士还强调,大家应有一种紧迫感。当今社会计算机、智能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导致很多的大企业开始启用机器人、计算机来做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转型的时候很多东西是要被淘汰掉的。

      “地源热泵行业在我们国家毕竟还是新兴的行业,有很多地方还可以改进、创新。同样,也有很多地方可以降低成本,有很多地方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汪院士表示,不管是做暖通、做传热,还是做资源评价、岩土热物性,都有需要改进、创新的地方。

      把生命融入地热能事业

      2015年10月,汪集旸院士在北京举办了自己领衔撰写的专著《地热学及其应用》一书的首发式,这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重要作品。在书稿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汪集暘院士倾注了大量心血,22位作者全力奉献,力图反映当前国内外地热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高水平。

      汪集旸院士属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从70年代开始从事有关地热研究工作,一直到现在。对于他本人来说,他的生命已经跟地热事业融合在了一起。迄今为止,汪集旸院士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专著6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与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3)。汪院士还一贯重视并大力培养年青人,目前已培养博士、博士后40余人。他的学生中不少已是国内外地热和水文地质学界的中坚骨干。

      “一个人活着总得对社会国家有所贡献,从1952年进入大学校园到现在,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地热事业,可以说我的生命已经跟地热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位80岁老人的奋斗情怀。

      谈及未来,汪院士有着自己的想法。汪院士希望一方面可以跟自己的学生一起进一步提高地热学理论和应用各个领域的科学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在浅层地热能已经取得很好的基础之上如何更上一层楼,为其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看吧!我接下来可能比你们年轻人还要忙、还要累。”汪院士的话语让人肃然起敬,又使人倍感亲切,更催人扬鞭奋进! 


      本文原载于2016年3月刊《地源热泵》杂志“业界名人”专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地热加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