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当前,我们正迎来世界能源百年大变局,在此轮能源革命与数字化、绿色化翻涌的浪潮之下,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必然。
近日,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在接受《中国地热》杂志专访时,他着重介绍了党中央关于能源革命提出的新的定义、新的战略、新的目标、新的要求等一系列指示精神。他指出,把脉行业发展,一定要把它纳入“能源革命”战略全局中来认识和理解。
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正在深度推进供热系统重构。徐锭明表示,未来,我们要以低碳目标调整供热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供热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供热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供热发展思路。在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他呼吁,地热能行业要建立“地热能大脑”,拥抱地热能明天,打造中国“地热帝国”。
徐锭明说,如何端牢我们的能源饭碗,如何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如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30·60”双碳目标,如何完成确定的能源革命目标,如何建成能源强国,作为每一个能源工作者都应该思考回答这些问题。面对未来能源高质量发展,我们能源工作者都应当是绿色发展践行者、生态红线守护者、无碳能源开发者、持续发展推动者。
高质量发展需坚持“两条腿”走路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意义。徐锭明说,从国家大政方针来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021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拉响了人类生存的‘红色警报’;今年,联合国秘书长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出了新的警告:地球进入‘沸腾时代’。”徐锭明说,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但人类需要大自然。
通过深入学习中央有关精神,徐锭明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第一,绿色化发展;第二,数字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这两条腿走路,绿色化发展为数字化发展导航,数字化发展为绿色化发展赋能。未来的发展必然是绿色的数字化发展、数字的绿色化发展。”他总结说:“绿色化谋生存,数字化图发展。”
如何认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绿色生产方式,主要是以低碳、创新与可持续性为核心推动生产,最大限度减少资源使用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能源发展提出多方面要求,徐锭明将其总结归纳为4个字:安全革命。那么该如何理解其内涵?徐锭明向《中国地热》记者表示,不推进能源革命,无法实现能源安全;不确保能源安全,无法推进能源革命。“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所有的能源工作者包括地热能工作者,肩上都有两副担子,第一确保能源安全,第二推动能源革命。”
徐锭明说,我们一定要把地热能的发展纳入国家能源革命的大盘中统筹考虑。“从1876年煤炭成为主导能源,到现在200多年,我们正迎来世界能源百年大变局,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必然。”他认为未来能源发展将呈现绿色能源、数字能源、太空能源、高维能源、永续能源发展趋势,其中在绿色能源中,包括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等,统称为绿色能源。
投身百年大变局,“变”在何处?徐锭明反问道。他举例说,“过去我们用地热的人很少,现在开始规模化应用。原来‘小’的要‘大’,原来‘高碳’的变‘低碳’,这叫大变局。”他在总结中说道:“当前人类能源正沿着从高碳到低碳、低效到高效,不清洁到清洁,分散到集中再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小型到大型再到大型与小型相结合、不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历史轨迹,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
从论能源革命,到再论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改变了人类的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徐锭明呼吁地热界同仁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应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徐锭明将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精神定义为“论能源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徐锭明将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精神定义为“再论能源革命”。
徐锭明指出,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方向、政策和具体要求,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这两次讲话精神放在一起来学习和理解,“从这里面看到了我们党关于能源革命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和扩展。”
如何理解“再论能源革命”?“再论能源革命”与第一次“论能源革命”相比有何不同,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徐锭明向《中国地热》记者阐述了其内涵和意义。
第一,百年大变局下,“再论能源革命”告诉我们时代的转换。第二,“再论能源革命”告诉我们规律引导能源发展,要从三要素变成四要素,打造“源网荷储”新生态。第三,科技驱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第四,“再论能源革命”明确了现实需要,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推动可持续发展。
徐锭明分析“再论能源革命”的特殊意义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再论能源革命”是“论能源革命”内容的深化和丰富;二是“再论能源革命”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实和细化;三是为打造新能源体系和新电力系统勾画了路线图;四是“再论能源革命”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清洁供热技术打造降碳“利器”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稳定可靠等特点。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徐锭明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发展地热能,消灭大烟筒;发展地热能,创建无烟城。”他认为,“双碳”和雾霾是同根同源,我们既要降低二氧化碳,又要减少雾霾。
学习理解中央关于“双碳”工作的精神,在徐锭明看来有两个会议必须熟晓: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这是中央第一次全面部署“双碳”工作;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要求各地各部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3月15日是‘战略定性’,4月30日是‘战役布局’,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两次会议。”徐锭明说,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这是第二次全面部署‘双碳’工作,这次部署包括四个需要,四对关系,五大原则,六项工作。”
“推进‘双碳’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这“四个需要”全面回答了“我们自己要做”“我们自己必须做”的理由。
徐锭明说,做好“双碳”工作要注重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五大原则:全国统筹原则、节约优先原则、双轮驱动原则、内外畅通原则、防范风险原则。推进“双碳”工作做好六项工作:第一加强统筹协调;第二推动能源革命;第三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第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第五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第六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
为全面提高“双碳”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双碳”工作能力建设,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出版了《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汇编》、《碳达峰、碳中和100问》,徐锭明称这三本书是“双碳培训,必读课本”。他希望地热界同仁要学好这三本书,我们才能更好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减碳成为供热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未来供热发展方向,徐锭明表示,未来所供之热将是清洁之热,低碳之热,经济之热,方便之热,更重要的是安全之热,健康之热,智慧之热。未来供热要做到因地制宜,多源开发;因需制宜,各得其所;因能制宜,各尽其用;因时制宜,梯级利用。
数字能源助力建设“绿色能源帝国”
回顾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从来都是相伴相随。能源发展简史告诉我们,工业时代人类先后打造了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煤炭帝国、石油帝国和光电帝国。
未来能源是什么?未来能源在哪里?徐锭明表示,未来能源将是绿色能源、数字能源、太空能源、永续能源。他着重向记者介绍了“能源数字化”,“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打造的将是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以数字能源为主体的数字能源帝国。它包括风光帝国、氢能帝国、地热能帝国等等,可以统称为绿能帝国和永续能源帝国。”
徐锭明指出,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时代的数字能源强国,既是端牢我们能源饭碗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我们能源强国的必然选择,更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根本保障。
能源数字化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在他看来,能源数字化将全面优化资源体系、提高整体效率、创新商业模式、重构能源市场,实现生命期价值最大化,助推新时代的数字经济,为新智慧经济奠定基础。
2023年3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锭明说:“我们没有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没有机会构建煤炭帝国、石油帝国和光电帝国,但我们在数字能源的支持下可以打造‘绿色能源帝国’。”
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谈及科技创新,徐锭明引用了钱学森的三句话:一是“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重要的是创新”;二是“你真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三是“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徐锭明说,钱先生说的上述三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地热行业。“虽然我国地热能利用量很大,但存在过度竞争,我们还缺乏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他表示,数字时代,数字平台是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甚至命运的利器。上云用数,赋能赋智。地热能行业要建立“地热能大脑”,打造地热能生态系统。
他进一步说,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历史告诉我们,未来没有一个士兵孤军作战,没有一台设备单独运转,没有一个零件不会说话,没有一个行业不能跨界,我们地热行业同仁要理解这四句话,形成一个网络型的平台。“数字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科技不断在创新,概念不断在完善,经验不断在总结,实践不断在丰富,认识不断在深化,世界不断在前进,而真正改变世界的是生态系统。”徐锭明说。
“全球数字化,人类比特化,万物互联网,人人互联网,生物人数字人,现实人虚拟人,人生人机生人,如影所随,数字一生。”徐锭明用一句顺口溜表达了数字化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成为一种必然,它将决定未来市场的生存。做预判是企业家的基本功能;做好预判是企业家的真本领。他表示,我们要用好转型的工具,抓住转型的机遇,推动我国地热能事业快速发展。
不容忽视可再生能源“热”利用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必由之路,是推动能源革命的内在要求,亦是实现能源强国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完成“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
2021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徐锭明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这次能源的更替必将把我们带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按照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积极扩大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规模。
徐锭明表示,人类进入了“新电气化”时代,中央要求我们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以绿色电能替代终端能源消费领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进一步提高电能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消费比重。“我们的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地热产业发展大有前途。所以未来我们要创造新的能源帝国,其中就包括地热能帝国。”
徐锭明说,热利用是能源革命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当前社会对地热能的认识仍不足,我们需要加强科学普及,提高认识。“我国地热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仍较低,可以在民生利用、农业利用、旅游利用、发电利用等领域,不断加大地热开发利用。”他表示,地热能是无碳能源,可以循环使用,我们要把热利用放在可再生能源重要的地位。他希望政府各部门要统一政策,做好规划引领、加强行业指导,为了人民更美好的生活,共同开发利用地热能。
“清洁供热是保民生、得民心的重大工程,是实践巴黎协定、推动能源革命的重大工程,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人民生活的美好。”徐锭明说,党的十九大提出新的要求——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生活高品质。供热供冷,涉及人民的生活高品质,过去我们大量使用燃煤取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不少地区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能供热是一种重要而有积极意义的供能方式,它可以解决减排问题,为人民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
徐锭明说,当前能源工作者肩上有四副担子:绿色发展践行者,生态红线守护者,无碳能源开发者,持续发展推动者。面对能源未来发展,第一要全面推动能源革命,第二要主动摆脱煤炭依赖,第三要自觉跨越油气时代,第四要拥抱零碳未来,第五要深度实现两化融合。
去年,我国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超80%。可见,提升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徐锭明表示,“化石能源下降的步伐还要加快,否则我们很难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按照‘双碳’目标来完成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换。”
徐锭明寄语广大地热界人士:让我们每个地热能工作者都成为绿色发展践行者,生态环境守护者,无碳能源开发者,持续发展推动者,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力量,用我们脚下的地热能,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能源强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
风物长宜放眼量。展望未来,徐锭明对新能源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化石能源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可再生能源必将成为我国能源的主体能源。“地热的明天将是新的春天,我们拥抱地热能的春天,拥抱地热能的明天。”
记者后记:
北京,秋日的午后,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徐锭明按照约定的时间,早早地等候我们的到来。
读书、看报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让他时刻保持思想活力。如今77岁的徐锭明,依然身体力行地为能源发展摇旗呐喊。
退休后,他时常参加新能源行业的公开会议和讨论,并受邀去高校、企业作讲座,就能源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发言,为能源转型拓思路、明路径,其立意深远、高屋建瓴。
大到中央会议精神、能源转型发展,不论是时间还是数据,他都记得极其清楚,表述得深入浅出。小到能源技术问题,独特的分析见解。他为能源发展所作的一首首打油诗、顺口溜,句句深入人心。
“能源问题,国之大事;能源安全,强国之本;节约能源,人人有责;谋能源发展之大计,抓能源发展之大事。”这是徐锭明当政时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网上题写的四句箴言,今天看来仍然深具启发性。
“今天有机会我们来谈一谈对未来中国地热能发展的一些认识。”落座后,他开口说道。从手拉箱拿出他随身携带的电脑,打开已准备好的受访资料。他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娓娓道来。
“把脉行业发展,一定要把它纳入能源革命战略全局中来认识和理解。”他建议地热界同仁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能源革命”和“再论能源革命”重要讲话精神。
访谈中,他多次提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他说,拥抱绿色能源未来,需要破除僵化意识,突破知识边界,建立新的思维。
“从时间上看历史、看现在、看未来;从空间上看中国、看世界、看全球;从发展上看经济、看人文、看生态;从战略上看资源、看实力、看安全……”
他讲得绘声绘色,激情澎湃;我们听得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临近采访尾声,他向我们说道:“开发地热能,打造无烟城。地热供热有很大的好处,希望地热能的同志们做更多的宣传和推动。”
人物小传:
徐锭明,1946年生,江苏人,1970年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曾在大庆、大港、渤海油田工作11年。先后在石油工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能源部工作。历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局级巡视员、西气东输办公室主任。
2003年4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局长。2005年4月兼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在能源行业一线耕耘值守几十载,长期从事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实施等工作。是最早研究并呼吁我国要发展互联网能源的专家之一,同时还是我国推动互联网能源建设提案的参与和制定者之一,对我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有十分独到的见解。他呼吁加快地热能、氢能、新型储能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当下及未来能源变革的关键路径。
责编:dhl